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死亡

7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小时候,我三句话不离“死”:不是“饿死了”,就是“热死了”、“累死了”。因为大吉利是,妈妈只好在纸上写下“不能讲死字”,并贴在墙上。每说一次,就要罚10仙。这个故事听起来荒谬,却折射出许多华人家庭对“死”的忌讳。 由于缺乏“生命教育”,以至于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死去的亲人到底去了上面的天堂、西方的极乐世界、北方的阴曹地府,还是地下的十八层地狱。 我在十几岁的年纪失去了外公和外婆。他们生前都是拿香拜佛的人,但葬礼却是唱圣歌和念圣经。第一次祭祖,我以为必须要烧纸扎品给他们在“死后世界”使用,但妈妈说,外公和外婆已经投入主的怀抱了。 许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他们是在临终前转教的。原因是两个基督徒儿子,派了一班“天使”到医院为他们洗礼。当我知道真相时,内心感到非常挣扎。一方面,我必须尊重舅舅的决定,但我又担心外公外婆“没饭吃”、“没衣穿”和“没钱花”。 这道难题一直是我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疑惑。就连我那位能够通灵的阿姨,也无法解答。反而外公经常将神秘号码托梦给阿姨,让她在每一年的清明节都中万字票,代替祖先宴请后人吃顿饭。 若想用资本主义逻辑来理解“死人财”,当然是行不通的。毕竟从来没领过任何纸钱、纸房或纸车的外公,要如何把多余的资本从天国汇款到人间呢? 说来也奇妙,我对于死亡的理解是原住民朋友教我的,而他们的宇宙观与华人民间信仰非常相似,只是形式不同。 巴迪族的天国:人与树的共生宇宙 以吉兰丹的巴迪族(Bateq)为例,他们相信人死后会变成超自然者(hala’),并在天空中生活。届时,他们将不再需要进食或劳动,享有自由与凉爽的状态,还能在梦中拜访在世的亲友,教授一些实用的技艺与咒语。 为了让灵魂顺利升往来世,他们必须采用树葬,而非埋入土地中。男女的葬法皆使用纱笼布与香兰叶编席(pandanus mat)包裹遗体,置于担架,再安放到树上。唯一的区别在于陪葬品——男性或有吹筒(sumpit)与箭袋相伴,女性则常与其传统竹梳、笛子,或其他生前贴身之物一同长眠。 对他们而言,树冠是灵魂的居所,也是连接彼岸的通道…… 根据传说,古时粮食匮乏,因此一半的人变成了树,为他人提供食物。当人类奉献自身,将生命力赋予森林,那人们也能透过采集行为,重新获得生命力。只要这种互动持续存在,养分就会在植物与人类之间循环,象征人树共享生命、历史与身分。 换句话说,巴迪族与超自然者构成了一个道德共同体。当树林大量消失,意味着人类背叛自然,终将迎来灾难性的惩罚,而他们也不再配当“森林之子”。 嘉户族的天国:借鸟羽之力飞往桃源 彭亨的嘉户族(Jah Hut)和柔佛的上游人(Urang Huluk)则有类似的宇宙观。他们相信,一个人拥有7个灵魂(ruay/semangat),只有褪去这个“原初之衣”(baju awal)后,才能回到原始地——天国。 其中,嘉户族的坟墓是用木头打造的金字塔,上面还有精致的雕刻。虽然在埋葬时,男性面朝日落,女性面朝日出,但墓前皆会挖上一口 [vip_content_start] 空井,供他们在彼岸洗澡或饮用。而墓旁还会摆满他们的生前物品,包括衣服、香烟和床褥等等。 有趣的是,家属通常会在坟墓插上一只鸡翅膀——男性为公鸡,女性为母鸡——作为“保护伞”,协助亡者穿越炙热的沙漠,平安抵达凉爽的桃源(Pulau Buah)。 法国人类学家Jeanne Cuisinier发现,灵魂以鸟的形态存在这一观念,是整个马来群岛对灵魂的最普遍信仰,而“鸡”是“鸟”的最基本形式。 例如,嘉户族男童在成年礼上必须杀鸡,鸡挣扎越久,象征男子气概越旺盛。再来,巫师会命族人雕刻鸟头形监狱(Balai Berteh Kepala Burung),用以囚禁偷走人类灵魂、带来疾病的“恶灵”(Bes),并悬挂木雕鸡作为交换的礼物。 上游人的天国:以舟为棺渡向大海 上游人的墓碑则融合了“木舟”意象,每个家族的风格迥异,仿佛搭乘不同公司的“船型”前往海洋天国一样。家属还会在墓地周围挖掘水道,于三个角落放置石块,并分别在第3、7与第14天逐一移除,以象征这艘灵魂之舟正式起航。 由于受到马来人影响,他们称天国为“麦加”,而宛如划桨一般的双墓碑(kayu nisan),则会在彼岸化作“象牙”,送给鬼王当礼物。同样的,他们的“木舟”也会埋葬各种生前用品,像是厨具、衣物、武器、香烟和槟榔等等。 当一个人的尸体不见时,意味着他已变成了Datuk Keramat,栖居于上层世界。而他们一般会在人间“种下神树”,并将位置托梦给族人,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为了获得庇护,上游人巫师会指示病人折7朵白纸花或赠送白布和白鸡,作为贡品。若白鸡回到村里,意味着Datuk Keramat拒绝帮助,病人终将无法康复。 走过万象彼岸 原是同一条归路 这些例子显示,人类与祖先的关系皆建立在“交换”之上。为了理解此世之苦,我们构想了树冠、桃源、海洋等多种彼岸,而这些世界也彼此呼应、相互影响。 那么,若天国真有不同版本,我那原为佛教徒的外公外婆,是否能顺利进入基督的怀抱?抑或他们被卡在中途,无处可归? 多年后,上游人巫师告诉了我答案。他说,自己曾因染疫“死去”,一度抵达天国,看见七块巨石、听见和谐之歌,并与天使交谈,最终又折返人间。 这段起死回生的经历,让他意识到一件事:“我原以为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死后会前往不同的世界。后来才发现,我们走的其实是同一条路。”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