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仕林河

      (仕林河18日讯)仕林河菁华小学第一个土生土长校长刘雪湘,在母校掌校10年后,于3月17日荣休,为其38年的教职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校方于当天在学校礼堂为她举办隆重荣休仪式。   刘雪湘感谢董家协二机构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获得校友何官训的支持与赞助,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让他们更加有信心走向未来。   服务杏坛38年   她指出,从1987年担任临教至今已度过38年,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执教过的学校只有4所,都是在慕亚林县内,她能够在母校退休,深感幸福,虽带着满怀的感恩与不舍,挥手告别熟悉的校园,但那份为师者的初心,将永远铭刻在心。   “回首我的教学生涯,可说是一段充满汗水与欢笑的旅程,从青葱岁月踏上讲台到白发悄然点染鬓角,我用粉笔书写知识,用关爱浇灌希望。看着一批又一批学子展翅高飞,我深感欣慰,也倍觉光荫匆匆。”   刘雪湘表示,在菁华掌校的10年里,她见证了菁华的成长与变化。从最初的摸索与探索,到如今的稳步前行,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全体师生的汗水和努力。   “曾经的困难和挑战,如今成了我们宝贵的财富,教会了我们更加坚韧和勇敢。在团结奋进的过程中,我们共同经历成功的喜悦,也分享挫折的煎熬,但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心怀信念,共同努力,我们一点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哈米莎:对慕亚林教育界贡献多   慕亚林县教育局长哈米莎赞扬刘雪湘对慕亚林教育界贡献良多,是一名深受社区居民、老师及学生爱戴的校长;她对教育充满理想、魄力,而且人缘极佳,交游广阔,任劳任怨,是一名称职、表现出色的校长。   大会主席魏秀蓉副校长指出,刘雪湘掌校10年以来,为学校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刘雪湘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教职员树立榜样,也为学校的每一个成长与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首过去,刘雪湘在岗位上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不仅致力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也关心每一位师生的成长与进步,她的领导风范,教育理念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余根财:引领学校显著发展   董事长余根财致词说,刘雪湘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38年,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学校和学生。   “在她的领导下,学校一步步成长,从教学质量到校园环境,从师资队伍到学生的五育发展,都取得显著进展。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把培育学生作为使命,为社会输送了无数优秀学生,可以说学校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刘雪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奉献。”   家协主席杨新发希望刘雪湘荣休后,将开始崭新的篇章,虽然心中对离别有不舍之情,但更多的是对她未来退休生活的祝福。感谢刘雪湘为学校、为学生们的付出的所有努力,并将永远铭记于心。   3月22日是刘雪湘60岁生日,由于当天是菁华举办百年校庆兼校友回归日的日子,所以校方于3月17日提前为她举行荣休及庆生切蛋糕仪式,陪同她出席的家人包括母亲何秀英、家婆陈素英、儿子蔡伟聪、儿媳郑亦倩、长女蔡婧莹、女婿黄德财、次女蔡婧婷,次女婿陈凯威及幼女蔡婧贤。   出席者包括马登巴冷和慕亚林县教师公会主席曾银莹校长、慕亚林县华小校长主席张丽萍校长、丹绒马林重新华小校长陈再龙、美冷车站平民华小校长陈玉群、仕林和平华小校长叶桂蓉、美冷平民前校长周秋生、丹绒马林重新华小前校长房宜香、菁华华小前校长吴莲英与孙雅兰、菁华华小学校联络官张义源与林清平、菁华董家协全体理事、老师和学生及家长等。    
2星期前
6月上旬的周六清晓,我再次从甘榜沙瓦周慧芬的家出来,大堵大堵寂静苍茫的山脉再次把我的心镇得极安稳舒畅。这一回,我打算步行到街场,去看看那儿的市集。这样,我就得越过那道桥,街场就在桥200公尺外的地方。 那时,从东边淌下来的仕林河悠悠清浅,河身虽如其名“Slim”细长柔美,却给漾着金光的滑溜波纹缀个满面光辉。巍然的草丛沿岸而生,太阳照着便倒下一片溶溶的幽黯。岸上较高的泥地,还有河弯后面一座小丘立着的尽是一棵一棵乌绿生猛的油棕树。 这桥的名号似乎没受到当地人的注意,对渡桥的人而言就是一座短桥嘛,殊不知却有着写进历史教科书的炮响。桥两边的护栏由洋灰短柱和两条横穿其中的粗铁管建成,数十根短柱都涂上白漆,两柱之间的铁管中间部分则亮着一道白漆,余处黑漆粉饰,远望恰似横向竖立的斑马线。我于今年正月初三的骄阳午间初次闯入,两边既有挂着晃得欢天喜地的红灯笼,又有黑白庄重夹道来迎的护栏,已感不殊的新奇意境,而前端山峦错落,山巅三四个连绵有致,薄蓝烟霭缥缈稀淡,白云雪积般恢恢欲落,一时错愕,不知是山脉正向我平缓走来还是我正朝它展翼驱去? 过了桥,沿途可见3所学校、公众礼堂、公务员公寓、警察局,接着便是老镇,这一头显然是村民主要的公共活动所在。警察局对面的路肩有个显眼的资讯板,上书“1942年1月7日仕林河之役”,连着几版以巫英文撰写的史料,于英日两军的作战策略、行军路线、军备、将领、战况有着详尽的陈述。 强降雨冲毁桥梁 这道桥与二战的关系,其来龙去脉,简言如是:金宝之役后,英军残余部队退守在仕林附近,仕林至仕林河桥一带得以防守。凌晨3点半,日军先对撤退到直罗拉(Trolak)的英军发动轰炸,这逼使英军退经仕林河,在这座桥上设立暂时路障,然而4辆日军坦克却成功逾桥,遭围剿杀戮的英军人数多至骇人。8点,日坦克部队突击在克卢尼园坵(Cluny Estate)歇下的英军,对方因来不及反应而全军崩溃。8点半,来到桥附近,掠夺英军40毫米Bofors反坦克炮, 占据了桥。这一役,完全击垮了英殖民政府要保卫半岛的信心。此后,蝗军顺风顺水南下,雪兰莪、森美兰二州失守成了定局。 二战平靖后,这饱受枪弹惊恐的州际桥,只身孤影,继续扮演连接仕林河村镇、仕林河市及美冷市区等多个地区的角色,从甘榜沙瓦开车到仕林街场只需2分钟,村民旅客无不好生快活。岂料8月23日一场强降雨把仕林一带的3座桥梁都冲毁了。这桥啊,若当年英军逃得脱日军的追杀便会毁断在他们的手中,“每过一桥便毁一桥”──断了敌方的路,在这里他们溃不成军,桥自然得以存活,却待到气候变迁的今时极端雨势中坍塌崩析。 那日,天空泪雨庞大,淫威前所未见,雷电交替,哭闹喧嚣,弄得村人心神不宁。雨滴在草丛,涌入沟渠,连通浮涨林间交错的阡陌途径。万万可怕的是,拍打在那些已死去多时的森林田野幽魂──长年累月被弃置的树桐、枝干、杈桠、树根、树头──仿佛得到百年一遇的雨露召唤,抖抖颤颤,一一苏醒过来。一时如仓惶奔出洞穴的野兽,叫天喊地,惶恐不已,左右趋走,上下踉跳。后来全都走了神,接二连三掉进汹涌的河沟渠道,你推我挤,咒骂连篇,撞头刺臀,折腿断手,哀啼遍野,吓得树上的鸟儿屙屎放尿,噤声哆嗦。幼枝干抖着抖着,索性如箭出弦,在水上空截挡交战,一些竖着漂的树干则如舂米似上下摇捣。随着堤决而连根拔起的新树翻山倒海也加入湍急的大漩涡,新魂旧鬼一起浪着搅着,来到与河水同平的桥梁,给挤得横七竖八堆叠如丘,最后听得周边漫漫无际的呐嚷:1、2、3……冲啊!捅啊!没几下子,就把这桥伤成一个大洞,愈走不动,僵搁勾搭在桥墩之间,后来者纷纷箍卡其上,都不发声,只闻一夜暗雨的呜咽。 这道古桥叫仕林河桥,长77公尺,宽7.5公尺,1936年落成,2024年消魂。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