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君主立宪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年前
2年前
写这篇文稿时,刚获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驾崩。女王的离开,虽不足以影响当今英国/欧洲的政坛走向,却对君主立宪制有着一定的冲击。她的生命史横跨20至21世纪——除了是英国王室的象征符号,亦是历史的见证者/安抚者——从英殖民到后殖民时期,从二战、冷战到数位时代,她几乎皆参与其中(当然作为英联邦成员之一的马来西亚,与女王更有着亦近亦远的关系);如是,或许我们可以说,英女王的离世正为跨世纪的“大历史”划下崭新一页,然而她所留下的历史记忆却从不缺席。 从上述消息,至少提醒我们一件事:我们可以如何面对驳杂反复的历史记忆/个人记忆?尤其隐藏在日常角落的大小历史记忆创伤,又该如何处理?关于“记忆”相关议题研究,或许我们能从李有成教授的《记忆政治》(2020年)论著获得更详尽的解答。《记忆政治》可谓《记忆》的延续版,从文学作品诠释角度讨论关于当代记忆研究的重要课题包括“记忆”、“遗忘”、“失记”、“再记忆”、“创伤”、“后记忆”、“记忆政治”;而这些议题当中所牵涉的,则是战争与政治、历史与日常、民族与文化、语言与创作之间的盘根错节。 《记忆政治》透过几部重要的文本著作分析,探讨记忆的时间感与记忆存在的不稳定性。例如,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的《忏悔录》(Confessions)对记忆的讨论,将记忆比喻为“一片广大的田野”、“一座影像仓库”;班雅明《柏林纪事》则触及自传体记忆叙事关于“断简残篇”的回忆问题;而马华 /华马文学的讨论部分,殴大旭的小说《没有地图的世界》(Map of the Invisible World)勾勒出从殖民到冷战时期,西方对亚洲留下的痛苦历史记忆;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作者讨论了李永平的《雨雪霏霏:婆罗洲的童年记事》中关于慰安妇与“追忆”的问题,尤其是〈望乡〉更展现了台湾与婆罗洲、日本战争记忆中的个人与集体创伤记忆,而女性则是其中的重要受害者。此外,作者也指出张贵兴的《野猪渡河》的〈断背〉一章亦勾起有关慰安妇的暴力记忆问题。 处理记忆成了迫切问题 李有成教授在书中曾表示:“我们置身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许多事件转瞬间就被新的事件所取代,记忆很快就在时间的川流中搁浅或流逝,要如何面对,如何处理记忆因此成为必须迫切面对的问题。这也是记忆政治(politics of memory)无法回避的终极关怀。”换言之,在面对如何处理 /召唤“记忆”的路上,我们除了必须面对历史伦理的批判、寻觅与创伤历史的“和解”之道,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破碎的时间片段中整理自我与他者那些善恶混杂的记忆世界。
2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