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太平

21小时前
          (太平26日讯)为协助商家顺利适应即将实施的电子发票系统,北霹雳华人大会堂、太平江夏堂及太平仁爱音乐社订于4月20日(星期日)联办一项电子发票专业培训课程,欢迎各相关行业者报名参加。   该课程将由电子发票领域资深讲师Ivy Hew主讲,时间由早上10时至下午5时,地点位于太平雨城酒家(一楼),适合企业界、财务人员及相关行业人士深入了解电子发票的实际操作与应用。   邓基发:需尽早掌握政策细节   北霹雳华人大会堂会长邓基发在记者会上说,政府之前宣布于去年8月1日分阶段推行电子发票,并预计在2026年全面落实。这项改革将彻底改变商家的发票管理方式,商家需尽早掌握政策细节,以确保合规并顺利过渡。   他表示,凡是年收入15万或以上的商家包括小贩商及社团,都必须采用电发票,因此联办单位认为有必要主办课程,让相关业者对电子发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他说,电子发票的实施将影响所有商家,因此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帮助与会者全面掌握电子发票的运作方式,确保商家顺利适应新税务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不是在售卖软件   “这项课程并不是说明会,而是由专人为出席者进行培训,也不是在售卖软件。”   他说,有意参加者可即日起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13日,或是报名人数达到了目标便截止。   三大主办单位也共同呼吁商家、会馆、会计师、财务主管及相关行业人士踊跃参与,提前掌握电子发票的最新发展,为政策正式执行做好充分准备。   出席记者会者包括太平江夏堂会长黄种霖,及仁爱音乐社社长拿督蔡海瑞等。     课程详情包括: 授课语言:中文(附送英文讲义) 培训内容:电子发票概述与应用、电子发票的起步流程、发票门槛计算与豁免规定、买家类型与数据库目录、电子发票收入与费用证明、自开电子发票的操作流程 报名费:50令吉(包含午餐及完整课程资料) 名额有限:仅限100名,先到先得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S6PsBk9epXKTFHvT7、扫二维码、或到太平福建会馆及江夏堂索取表格    
5天前
6天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黄清赞老师(Ng Cheng Chan 1939年生),霹雳太平人,祖籍福建南安埔头溪西乡七都。父亲黄福成(Ng Hock Seng 1896-1979)与叔父黄奕宋两兄弟在少年时,从中国南来马来亚的太平。 福成移居太平后,起初是当杂工,专做粗活,生活辛苦。后来转型“踏鸡”(福建话的踏鸡,意为踏脚车贩卖鸡鸭),他与几位福建籍贯的友人,一起踏起“大车架”(福建话的大车架,即一种轮胎比较大,辐条比较粗,尾端有个大铁架可供载重物),尾端大铁架处,安置一个竹编大鸡笼,上面有个笼盖,可放进鸡鸭数十只,车头的手柄处,左右各吊着一个长形竹笼,供摆放鸡鸭蛋用的。 他们一伙数个人,一起踏起脚车到太平北部,沿路往甘榜的每家每户,向人们收买鸡鸭或蛋类,最远到达峇眼色海,然后回到太平市,就在万山(菜市)里贩卖给顾客们。同行里有个外号“鸭囝德”(叶文德)的,他在万山里有两个摊位供贩卖鸡鸭蛋类。而福成则没有摊位,只能在外面摆个位售卖。 踏鸡赚到了钱,黄福成便与一些人合资做生意。曾经合股树胶园,结果被人舞弊“吃钱”,分文未得。也曾经合资开采锡矿,结果也是分文未得,被吃掉了钱。又合资啰哩(卡车),由他出钱购买啰哩,对方驾驶载货赚钱,起初还分到一些钱,拿了几次钱后,当再去时,对方语气凶恶放刁说,买啰哩的钱已经分完给他,如果下次还再来,就会不客气打他,结果钱也就拿不回了。 后来又有人邀出钱建屋,对方出地,地在青厝区,福成出钱建屋,建好后两人分别各住半间。屋子倒是获得居住了十多年,后来地主卖掉屋子,他也是分文未得。也曾经借人家的商店寄卖白米,却给顾客们赊欠,最后血本无归。福成是个忠厚的老实古意人,经常被人家欺负,钱财被人讹骗到一干二净,一生潦倒。 母亲李玉燕(Lee Geok Yan 1910-2007),本地出生,喜穿娘惹装,上衣是娘惹短衣,下面着“幔”(纱笼),不是正统娘惹。与其父婚后育有四子三女,清赞是最小的男儿,上有清吉、清泉、清林、清碹、清珠,三兄二姊,下有一个妹妹清叶。二次大战前,母亲在太平跑马埔(Lawan Kuda Lama. 今名Batu 2 ½ Jalan Simpang)非法地占了 [vip_content_start] 一块约半依格的土地,建了一座简单的房屋,带领他们一家大小在此居住,另筑一间寮房饲养了猪、鸡、鸭(番鸭、土鸭)、火鸡等。附近空地栽种许多树薯(木薯)、番薯、葱茅(香茅)、蕹菜、香蕉树等。这里原为红毛人开采锡矿后,留下的非法地,人们纷纷在此非法霸地建立家园。 养猪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母亲先向实兆远购买猪囝,先喂食粗麦片等杂粮,待长大到约20斤(约12公斤)左右,则向新板一间杂货店陈头家(俗名花矸。福建音)赊账购买猪饲料,由他先提供饲料,待猪养大后卖掉时,才扣钱还他。 陈头家每次都让工人(名叫陈显护)以大脚车载来“椰粕”(椰肉丝榨油后,遗下的椰丝粕晒干来卖给人家养牲畜)、“薯头”(树薯刨丝取出薯粉后,遗下的薯粕晒干卖给人家饲养牲畜),经过饲养,当猪长大到约两百多斤就售卖。 这时候,陈老板找人来买猪,以大秤抬起称重量,然后以细藤打扁作笔,蘸上红的色水在猪的颈项背部,以码子(苏州码子)书写其重量。按斤计算,陈老板扣除了饲料钱后,余款归他们获得。 相关文章: 李永球 | 养猪生涯(中) 李永球 | 养猪生涯(下)
1月前
(太平7日讯)雨季与旱季交替,正是蛇类频密出没高峰期,导致太平民防部队不断接获求助电话动员展开捕蛇行动。 该队每月接获200多宗求助案件,以蛇类入侵民宅数量最高,平均一个月捉上百余条。 今年正好蛇年,蛇在中华文化中象征智慧、灵活与神秘。但在现实生活中,蛇的出现往往令人惊慌失措,尤其是闯入民居会威胁居民安全。 太平蛇踪频传,随着雨季与旱季更替,蛇类活动显得频繁,潜入民宅,对居民构成威胁。 蟒蛇最多眼镜王蛇最难捉 太平民防部队少尉旺莫哈末沙敏受访指出,数据显示,每月平均接获200多宗求助案件,蛇类进入民宅问题最严重,每个月捕捉到的蛇类超过100余条,以蟒蛇居多,毒性极强、攻击性高的眼镜王蛇,则是捕捉难度最高的种类。 “截至今年1月21日,民防部队已接获172宗各类求助来电,其中112宗涉及蛇类,偶而一天内接获六至七宗,显示蛇活跃的高峰期已到来。” 旺莫哈末沙敏表示,面对日益增加的求助案件,太平民防部队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确保何时接获求助,都能迅速应对。 他说,该局分三班轮值,男女队员各占半数。 旺莫哈末沙敏指出,每次捕蛇行动至少会派出4名队员,如遇上大体型或剧毒蛇类如蟒蛇或眼镜王蛇,则会再增派3人支援,以确保安全。 他提到,队员必须接受有毒性及危险动物处理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让学员学习如何捕蛇、四脚蛇、消灭蜂巢等,通过考试结业者,才具资格参与行动。 “民防部队在吉打华玲与彭亨设有培训中心,参与捕捉蛇类等动物的队员,都曾派往参加为期5天的课程及结业。” 旺莫哈末沙敏告知,在各项动物与人类冲突中,以蛇类占多,其它求助案件包括四脚蛇、野狗、猴子及果狸等。 捕眼镜王蛇需特殊战术 他强调,捕捉眼镜王蛇需采用特殊战术,通常由一名队员吸引蛇的注意力,其他队员从不同角度接近,以最佳角度迅速捕捉,避免直接面对攻击。 “值得注意的是,队员执行任务期间没有携带抗蛇毒血清,若不慎被咬伤,必须立即送院救治,因此捕蛇行动必须严谨执行,以确保人身安全。” 旺莫哈末沙敏表示,民防部队发现太平市最常见的蛇类,常见于潮湿阴暗处,活跃于住家附近的叶蛇、俗称马来坑蛇的三索颌腔蛇、频频出现在郊区及住家的眼镜蛇,还有毒性极强,攻击性高,捕捉难度高的眼镜王蛇。 他指出,雨季与旱季是蛇类入侵民宅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雨季时,豪雨导致蛇巢被淹没,蛇类被迫寻找新的藏身之地,因而进入民宅避难。 “至于旱季,由于食物及水源短缺,蛇类会靠近人类居住区觅食,增加闯入风险。部分蟒蛇甚至会在住宅蜕皮才离去,让居民未能察觉,存在安全隐患。” 促居民采措施防蛇 他说,为了减少蛇类进入住家的风险,民防部队呼吁居民采取防范措施,包括定期修剪杂草,防止住宅周围植物过于茂密,提供蛇类藏身之所、清理堆积杂物,住家附近不宜堆放木材、废弃家具等,以免蛇类筑巢, “建议封堵入口,修补墙缝、安装防护网,防止蛇类从小洞爬入屋内、减少鼠患,因为老鼠是蛇类主要食物,也要采取减少鼠类活动及夜间关好门窗,防止蛇类潜入。” 旺莫哈末沙敏表示,若民众发现蛇类,应保持冷静,避免自行捕捉,以免遭受攻击或咬伤,立即拨打民防部队热线05-848 3800,由队员前来处理。 他说,蛇类防治不能只依赖民防部队出动,居民也要提高防范意识,改善居家环境,减少蛇类潜伏的可能性。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