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毅论环境
真心真言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考华文
星云
【爱华文】国中生真的是华文教育的弃儿吗?/温财达(亚依淡)
日前拜读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先生写的〈国中生你这个华文教育的弃儿〉,让我百感交集。由于学校、老师、学生甚至家长本身的功利主义,国中生渐渐不报考华文的趋势已成局势。由于缺乏华文老师,有些学校还规定配套,若中三的考试分数不达标,上中四时,就被规定进入没有华文科的美术班。我常感叹,学生从牙牙学语到中三,已经学了15-16年,到了紧要的高中关键时刻,竟然没读华文和考华文,这是华社的悲哀,也是学生自己的悲哀。要认清,尽管华文是选修科,不是必考科,但学生仍然有权利报考华文,甚至报考华文文学。是故,学生须自我争取,不轻易放弃,家长更是责无旁贷,必须看重和关心。 的确,从前“爱华文”那种单纯和悲壮的中华情结,如今已经淡化若无。尤其是文凭至上为优先考量的优秀生,蛮多放弃华文。华文难获A啊!这很现实。没有全科A,就拿不到奖学金,文凭也美中不足不漂亮。对于精英学生,我想说,他们可以以新闻广播员叶剑锋为激励借镜,他是义无反顾选修和报考华文的成功例子,因为他爱华文,他发愤图强,于是他成功了。 我一般也鼓励华裔生100%考华文,除非他有些智障,或者他是学校全科A的人选,压力过大又兼顾不到华文,那么我才默许他不考华文。这不是自打嘴巴,因为现在的KSSM课程水平超难的,无论内容和高思维技巧,挑战和压力是史无前例的大。这和从前80年代或最近几年前作废的KBSM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前“勤能补拙”,如今不是努力就可以优秀。它需要中学生更加专注,而更多的补习已经疲累。尤其是一个理科生要考好数理就够挑战艰难。若还要兼顾自己“半桶水”又没有华文老师教导的华文科,那是凶多吉少了。更何况,我们的刻板印象,华文确实很难拿A,因为我们国中生的竞争对象,是独中生和华中生。 你们是必须来考华文的! 无疑,我也曾经在求取功利的边缘中挣扎浮沉,曾经在口头上多次责备和要求学生不要来考华文,免得拉低学校的成绩积分,免得同时也导致我必须做很多“纸工”解释和计划教学。当然,没有100%及格率,成绩积分也自然拉低,那么辉煌成绩颁奖礼,就没有我的份啦。但幸好我最后恍然大悟、悬崖勒马,以下是今年我华文科目考前的哇塞信息:“注意!20/1考华文!你们都必须来!我虽然在乎100%及格率,但我更在乎你身为华人,既然报考了,就尽责任来考,只要你这几天写写读读一些文章和应用文,到时尽力考好,不提早出来,即使不及格也就算了。所以你们是必须来考华文的!文化传承,从你做起!”结果,真的100%出席考试,真的有些学生作文交白卷,不及格几率已成定局。但是,我无怨无悔,因为考生听话,明白自己身为华人要考华文的责任。这样的考生,其实也是帮上了一些忙:提高报考率,成为要求师资的凭据,保住华文传承中华文化,日后有凭据鼓励孩子报考,垫底的奇差同学可以帮助中差学生及格,成为华文老师对下一届报考生的警惕和负面教材。 无论如何,华文教师任重道远,应该醒觉自己是催化者和推动者,背负使命一如把华文当做华裔生的必考科。只是,近三年来,感叹上中学华裔生的态度和程度与以往悬殊,我不再是拉牛上树,而是拉猴猪象狮虎上树。而我是唯一的华文老师,一脚踢,不是三头六臂,应该理解与我同样境况的华文老师的繁重压力,不只是教学,还要兼顾学校其他会议、纸工、杂务,百上加斤,莫怪老师有时对于那些学习态度和程度奇差的同学,得忍痛放弃甚至庆幸他们SPM没来考华文。我们都叹息:诸般报考生,平日不读不写不上华文课,考试当日却来应考,口说我是华人,我爱华文,其实是自欺欺人,我害老师。这叫人啼笑皆非的奇景,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师资缺乏的骨牌效应,也是华裔生不考华文的因素之一。蛮多学校缺乏华文老师,又找不到其他学校的华文老师来教导母语班(POL),因此学生被缩成合班,再不然学生就自生自灭。这是为何呢?这我们可以看看2.12.2024白老师在言路版写的〈母语班老师逾廿年没涨薪〉里如此感叹:“匪夷所思的是,母语班的时薪工资依旧停在‘旧薪制’,分毫没加,情理不合,教育部官员似乎忘记了母语班老师的存在。”诚然,母语班的津贴,让人长叹悲哀,驾车来回2小时,舟车劳顿、车油涨价、生活费涨价,但母语班津贴20年不变,教2小时才RM120,少得可怜,还要面对众多学生量和恶劣的学习态度和华文程度,对比课程水平的高度和教学时间的有限,这简直是五味杂陈、吃力不讨好的“不可能任务”。因此,华文老师不去教中学母语班,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能把“文化传承”的责任完全推到华文老师的身上。 我不知道其他州的情况,但柔佛州峇县的幸福,是华团比较关心国中生,例如中华商会组织了“国中华文学会护根行动小组”,会积极关心华裔师生、赞助教学器材、办国中生讲座和比赛,甚至办表扬国中老师的谢师宴。各种庆节宴会,峇县华团也会邀请华文老师出席。这给了我们国中华裔老师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鼓励。 总言之,纸上谈兵或大吐苦水是事倍功半的,心动不如行动。感恩我们付诸行动的各位:感恩历届副教育部长照顾华教的恩惠,去年还与新纪元携手合办学士毕业生教育文凭课程,以解释中文师资荒。而今更希望教育部为华教争取更多培训师资的机会,所谓有老师,就有报考生,这是至要关键。也希望能教育部能为母语班教师争取合理的津贴,并争取州教育局允许退休国中老师到学校教导母语班。感恩星洲日报积极推广爱华文、考华文的运动,包括开办免费线上报读2025全国SPM乐学华文班,希望莘莘学子珍惜。感恩华文老师们成为中流砥柱,积极教学,希望大家不灰心,相濡以沫,守望相助,多鼓励华裔同学当华文老师。感恩华团关心国中生,给予了师生帮助和激励,希望今年会有更多彩蛋,例如:给予每个报考华文的学生奖励、华文及格和优异成绩奖励、报读华文系的师范生奖励、鼓励线上补习或实体补习的津贴等等。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上帝报答所有参与华教的你我,大家同舟共济、舍身取义,鞠躬尽瘁。不为名利,不忘初心,秉持爱华文,传承文化的心志,坚持到底。放弃容易,坚持艰难,但正如张晓风在《行道树》里如此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愿大家都成为给予污浊天空一点氧气的行道树,坚持忍受教学的痛苦,甘之如饴,不让国中生真的变成华文教育的弃儿!
3天前
星云
全国综合
林秋雅:提供奖学金等 乡团应激励学生考华文
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主席拿督林秋雅说,华文教育发展是长久以来华人社会最关注的课题,作为华社的一分子,乡团组织有义务伸出援手,协助缓解这个困境,所以必须构思适宜的长短期方案,包括提供奖学金和其他鼓励措施,激励更多学生报考华文科。
4月前
全国综合
社区学校
霹董联会吁华基政党及社团 设长期机制鼓励国中生报考华文
霹雳董联会肯定安顺国会议员倪可敏联合巴硕伯打马州议员吴家良给予 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与华文文学科的优秀生颁发奖励金的举措,认为这将为带动来年考生踊跃报考华文科和华文文学科起着一定的正面作用,同时希望这项举措能够延续下去。
6月前
社区学校
关注东海岸
彭106考生4.0满分 6报考华文学生100%及格
2023年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考试成绩放榜,彭亨州总共有106名考生取得总平均积分(PNGK)4.0满分,相比于2022年的78人增加了28人。同时,全彭6名报考华文科的学生也取得100%的及格率。
7月前
关注东海岸
星云
给少年的你/吴诗玉(古晋)
亲爱的少年人: 老师在几天前知道你们集体密谋办一件大事——退出华文班。老师还知道你们也打算弃考读了多年的华文。 还记得吗?4年前还是六年级的你们在为小六评估考试奋战的最后一个星期,老师陪着你们一起努力,校方给你们安排了一整个早上的华文课,老师给你们讲解作文预测试题,讲得嗓子也哑了还舍不得休息。那时候,你们的脸上都写着不放弃,就连平日一个华文句子也写不好的同学也信心满满地给老师考及格的承诺。从来没想过离开小学后的你们怎么会跟华文渐行渐远最后还想放弃。 孩子,我知道你们弃考总有自己的理由,可能是华文成绩总考不好,可能认为课业繁重想丢掉一个负担,可能是不喜欢校方安排的上课时间,甚至是不满意授课的华文老师。每个理由在年轻的世界里都会被无限放大,大得足以让人理直气壮和义无反顾。但是老师想告诉你们,机会不会永远守候我们左右。 走过国中岁月,老师也曾对很多事不满,包括那一个星期只有两堂的华文课。如今回望,我感谢那些年,不管是正职华文老师还是代课的华文老师对我的包容关爱,也感谢自己从没放弃学习或报考华文的念头。 国中能上华文课不易。华文课在国中并没有被纳入正课,它只是选择性的科目,而且只能以补课的形式进行。但你必须知道,别人把华文课归类为可选择的项目是因为他人的不重视,但我们必须理解它是无需选择的无价宝贝,它是繁重课业的负担之一,但绝对是甜蜜的负担。 若用华教先贤为维护华教不懈的抗争来劝勉你们报读华文,老师估计你们根本无感,甚至招来反效果的叛逆反击。就好像几天前谈起“侵略者”这个词汇,说起日军侵略东南亚的惨痛历史,五年级的孩子,全班竟没一个懂得回应。我们不必记恨,但不可忘记历史带来的惨痛。今日和平的道路是过往战争痛苦的领悟后铺下的。就像今日的华文教育,因为先贤对华文教育存亡的努力,还有各方对华教的重视与支持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实况。既然得到的从来不是理所当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一份得来不易的幸福呢? 融入生命里才是真爱 老师不以民族身分挟制你们,那会添加你们的压力。若说报考华文是华人的使命,报考华文是学习母语的最终任务,那可能是加在身上一道无形的枷锁。如果道德绑架真的把不想学华文的你们逼上考场,我想那也不是真爱。唯有打从心里渴望学习华文,并把华文融入血液和生命里的才是真爱。 孩子,不为任何堂皇的理由,就只是好好地认真地为自己报考一次。就用这张中学华文科的成绩单给那个曾经认真修完小学六年华文教育的自己一个完美的落幕吧! 爱你们的小学华文老师
3年前
星云
花城
谢琪清:让华教延续 华裔生须报读报考华文
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指出,华文教育的延续,需靠家长配合,无论独中、华中或国中,华裔生必须报读及报考华文科,这样才能让华教继续发扬光大,让年轻人能掌握基本母语教育。
3年前
花城
更多考华文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