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7/2019
抗日军曾强占作政府部门·曼绒中华公会黯然失色
作者: 陈世传

0089LMH20197111239283893612.jpg
已走过84年岁月的曼绒中华公会,虽已没有了曼绒最高华团机构的光环,但依然的扮演著服务华社、传承中华文化及贡献社区的角色。

这栋如今看来已是陈旧不堪,宛如黯然失色的老旧建筑,它曾经有过辉煌,是甘文阁甚至是当年天定州(曼绒县前称)最堂皇的地标建筑物,更是当年华人社会最高权力机构的象征。

说的这栋建筑物,就是自1937年开始就坐落在甘文阁大街旁的中华公会大礼堂。当年它除了是中华大会堂的会所外,暗地里更是中国国民党在天定州的“政治堡垒”。

根据已故曼绒古田会馆顾问丁世杰在刚出版的遗作《天定州》一书撰写的史记描述,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突然投降撤出,接著属于马共领导的抗日军马上强占中华大会堂,并把这里作为“政府部门”后,暗地里点燃了导火线,把原本还属稳定的两党(国民党与马共)关系引爆,造成了后来发生的大厮杀事件。

实地里与国民党不可分割

书中也写到,中华公会大礼堂原本就是由也是国民党领袖的当年华社侨领发动筹建,因此在名义上虽属中华大会堂,但实地里与中国的国民党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因此当中华大会堂在日本投降后,却被属于马共的抗日军以胜利者,甚至是“临时政府”的姿态进驻后,原本的安定就引爆了。

根据书中记载,在1945年10月24日上午,当抗日军依惯例在举行升旗礼时,一队刚返回马来亚的英军部队突然闯入,命令抗日军马上撤离中华公会,并扯下了抗日军的三星旗,而这时已恼火的抗日军队长马平魁予以反抗,结果遭带队的英军军官一枪击毙。

0089LMH20197111239273893611.jpg
如今看去,只是一栋已黯然失色的老旧建筑─中华公会礼堂,曾经是天定州(曼绒县前称)最堂皇的地标建筑物。

1946年办抗日五雄追悼会

除了以上轰动整个马来亚的历史事件外,这栋建筑物也在1946年5月29日举行另一项载入国际历史的“抗日五雄追悼大会”,当时除了吸引来自全马各区的华社领袖及国民党领袖出席外,也引起远在中国的时任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发来电文慰问。

当年这项“抗日五雄追悼大会”是国民党为了在战后重振士气,特为5名在日军侵略时期被日军杀害的国民党领袖,即陈良知、方肇融(中华公会创会兼首任会长)、江传灿、潘高务及丁道敬举行的追悼会。这场活动当时吸引了逾千人出席,也被形容为是甘文阁自1903年开埠以来,最大型群众大会。

0089LMH20197111239323893616.jpg
曼绒中华公会的阅报室已设立数十年,如今依然是当地年长居民每天相聚一起阅报,一起谈论国家大事的地方。

成立之初由3华团合并而成

曼绒中华公会在今年已改名为曼绒中华大会堂,在1935年成立时已存在的3个华团,即华人青年会、华人种植会(后改为福建会馆)及益群社合并而成。

根据《天定州》书中的记载,中华公会会所是由当年数名领袖,即同样是国民党员及基层领袖的陈良知、方肇融及王叔金等人发起筹建。发起这项计划时,因刚好遇上胶价滑落,民不聊生,因而引来非议,不过在这些领导人出钱出力及奔波筹募经费下成功建立起来。

这在当时到处都是亚答茅草屋的甘文阁,甚至全马各地华裔社区,可说是一座美轮美奂,富丽堂皇的宏伟建筑物了。

0089LMH20197111239353893619.jpg
中华大会堂的立碑显示是于民国1925年(1936年)10月20日设立,距今已有83年历史。

胡立冬:早期是华社“头人机构”

今年97岁,见证中华公会宏伟建筑的落成及辉煌的甘文阁居民胡立冬受访时说,早期的曼绒中华公会就是华人社区的“头人机构”,无论大小事、公事或私事,都要来这里处理。

“以前的人很尊敬当年的‘头人’,头人的决定就是最终的决定,因此当年的中华大会堂除了是华人社区的政府部门外,也是法庭,任何的大小争论都来这里交由‘头人’判决,一旦判了就不得有异议。”

0089LMH20197111239343893618.jpg
建于1936年的中华大会堂会所风格,室内有两排的小柱子,门窗方面,除了底楼的旁门外,二楼还有左右两排的门窗,让室内透光及透风。

数领袖出钱出力建会所

胡立冬身体还很健壮,思路还清晰,而且十年如一日,每天都从甘文阁新村骑著脚踏车到中华公会阅报室与朋友闲聊。他回忆说,他还记得当年发起兴建中华公会会所,为首的领袖都是出钱出力,甚至当出现筹获的钱不够时,陈良知还把自己的产业典当借贷来承担建筑费。

“我知道这几名领袖都是国民党的人,当年他们还成功找到新加坡富豪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捐款,当年答应捐款的胡氏兄弟提出了反建议,就是把他们的捐款用在建南华中学礼堂上,而南华中学筹获的款项,转过来用在兴建中华大会堂,因此如今我们能看到在南华学校内有一座‘虎豹礼堂’。”

他提到,在日本投降,马共的人曾第一时间进驻中华大会堂的会所,但为期不久,因为在英国人回到马来亚后,马共的人就撤出,转到地下活动了。

“日军刚投降的那几天,马共领导的抗日军可威风了,在中华公会大礼堂外,从早到晚都有持枪的军人驻守,就好像是政府部门一样,但这景像只维持几天,因为英军重返马来亚并重夺政权,所以只成为昙花一现的历史事迹。”

他说,中华公会会所也是休闲玩乐的地方,当年这里有图书馆、篮球场、礼堂,而且夜间还有电源照亮,所以每晚都有很多人来这里聚首。

0089LMH20197111239313893615.jpg
当年的舞台曾被改为电影院的大荧幕,观众就坐在台上观赏电影。

60年成电影院再改为歌台

“我已记不清年份,总之在老一辈的甘文阁居民中,肯定都在这里闲过待过,到了60年代时,中华公会会所就租给电影公司,改为电影院,再到后来还有一段时间改为歌台,常常有海内外歌唱来驻唱演出,接著还用来开过百货公司,再到后来就成为当地居民摆喜宴的场所,一直到了近十年就开始没落了。”

0089LMH20197111239303893613.jpg
因贫困,不曾卖过电影院一号票(二楼阁楼座位)的胡立冬(中),在陈修志(左)及赵善平(右)的搀扶下,爬上二楼的阁楼,想像一下坐在一号位看电影的感觉。

赵善平 陈修志
礼堂曾装修但维持原貌

曼绒中华大会堂现任主席赵善平及前任主席陈修志在受访时说,由于该会本身留下来的史料太少,因此无从考查当年的历史,只知道礼堂曾被改为电影院,也曾开过百货公司。

“会所大礼堂曾装修过,不过基本的原貌都在,还保持著当年的建筑风格,包括有一座如旧时电影院的二楼楼阁、一座舞台、建筑正门外有一个大露台,相信是用为当年升旗礼或举办群众大会时,领导人发表演讲的地方。”

两人也提到,虽然该会已失去了往昔的曼绒最高华团地位,但依然还是曼绒区内唯一一个招收社团会员及个人会员的团体。

0089LMH20197111239333893617.jpg

当年的曼绒中华公会是曼绒华团之首,举办的活动都能吸引到男女老少的参加。

0089LMH20197111239303893614.jpg
陈修志(左)及赵善平(右)两位新时代的中华大会堂领导,陪著胡立冬回忆往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