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錫米,讓金寶這個小地方成了世界聞名之地。當年金寶因盛產錫米,吸引許多華工從中國南來尋求生計,希望能通過挖掘錫礦擺脫貧困,但礦工在面對陌生的環境,加上營養不良、水土不服、疾病傳染及野獸侵害的威脅下,除了結社自保求存,不少礦工在工作的礦場建小型神廟,祈求神明的庇佑。
坐落在金寶務邊街一座小山坡上的金寶古廟,是當地著名的廟宇,已有近115年曆史,該古廟背後靠山,另一面則面向俯瞰著一條名為“東昇橋頭”或“七家頭”的地方,是金寶當年生產錫礦最豐富之處,因此不少人認為古廟坐落在一個風水寶地,逢年過節會有許多信徒前來祭拜。
民傳水月宮金寶廟合併而成
根據古廟內的文物鑄造,古廟曾於1904年(清朝光緒30年)重建,每個神龕上的銅香爐及銅器都刻上了不同的廟宇名字,如水月宮、玉虛宮及金寶廟,在民間口述歷史流傳中,金寶古廟是先由水月宮及金寶廟合拼而成,而所屬玉虛宮的北帝爺是隨後才被請入廟中,形成如今的金寶古廟。
從外觀來看,古廟的造型有著濃厚的廣府人色彩,廟宇的建設是廣東佛山的設計,入口有彩門,廟裡邊的神話人物多由石灣陶瓷打造而成,其中觀音菩薩、三王爺及北帝爺的神龕皆以木雕成,高十多英尺,神壇上的花草、人物及鳥獸的刻工精細,造型精美。
青磚外牆被稱“會呼吸的磚塊”
古廟外的牆壁也是由質量非常好的青磚牆砌成,該磚頭被文化工作者俗稱“會呼吸的磚塊”,即便經過百年風雨,由該磚塊砌成的牆壁依舊牢固,沒有裂痕;古廟外的階梯由花崗岩製成,後來進行維修,如今花崗岩已被覆蓋在一片瓷磚下。
一群礦家勞工集資建古廟
近打錫礦博物館副館長兼金寶老街導覽員周承隆向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表示,金寶古廟是由一群錫礦家及中國南來的礦場勞工集資建成,其中金寶大錫礦家餘東旋與幾位僑領,潘三、黃楠英及李貴水是籌建新廟的委託人,因此古廟內不乏來自各籍貫的礦家及礦工贈送的牌匾、石獅及香爐等,盡顯當時各幫派之間的和諧。
“基本上所有牌匾主要由來自廣東一帶的礦工贈送,其中古廟入門處第一個牌匾《海禺沐德》是由南禺順人所贈,隨後的《威靈顯赫》是由清遠弟子所贈,而有些牌匾是由當地的商號贈送,其中一副在觀音菩薩神像前《澤及同人》的牌匾就是由36個商號所贈,由務邊的瑞記木工廠製造。”
周承隆:正門對聯含寓意
他說,位於古廟正門的對聯,“金埒日馳王濟馬,寶山長聚葛陂龍”也有一番意義,該上聯出之《晉書》,講述一名為王濟的高官,官場失意後買地建造跑馬場練習騎射,之後更奢侈地用錢編做跑道兩邊的界限(金埒);下聯出之《後漢書》,講述一名東漢費長房學成仙術後,獲師傅贈送一竹杖,用竹杖須臾地回到故鄉後,將其投入葛家陂塘中,發現該竹杖竟是一尾青龍。
“這副對聯的寓意,是意味著礦工可以每天都賺多一些錢,可像王濟一樣奢靡度日,之後也可像費長房一樣,在賺到足夠的錢後,光榮及快速地回到家鄉,能如青龍般光宗耀祖。”
周承隆指出,古廟除了有觀音菩薩、三王爺及北帝爺3個神明,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掌管錫礦興盛的大伯公,該神像後方寫著“坲土朗穩當”,祈求錫礦能夠豐收,採礦順利。
“傳說當時礦工在礦地那裡設立一個小木屋供奉大伯公,以保佑挖礦順利,後來因大伯公顯靈,所以在古廟重建時被請入廟中供奉。”
賴自衛:交由有經驗工匠修復古物
金寶古廟理事賴自衛表示,如今古廟中央供奉觀音菩薩、左側神龕供奉三王爺、右側神龕供奉北帝爺,這三座神像的神龕、銅香爐、檯燈及華臺等由中國廣東製造,在重建之時南下託運來金寶,其中供奉觀音菩薩的銅器及燭臺等是由大礦家餘東旋捐贈,香爐上寫有他的名字。
“金寶另一名大礦家王蘭谷也在古廟重建時出了不少力,其中由他捐贈的重100多公斤的長方形鐵鑄香爐至今仍擺設在古廟的入門處,在香爐的背面寫有聚寶龍亭四個字。”
他說,金寶古廟已有多年曆史,多處出現損壞情況,因此古廟理事們會將有關修復及清理程序交由有經驗的工匠進行修復。
“像是被拜神香菸燻黑的牌匾,我們將其拿下來送到有經驗的工匠進行清洗,之後再掛回去,目前古廟內僅有一個屋脊及柱子因損壞太嚴重而無法修復,其餘古物都有被好好保護。”
他說,過去維修時拆除下來的屋脊碎片都是歷史古蹟,因此這些碎片都被管理員們收藏在古廟的儲藏室內,不會售賣出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