叻沙(Laksa)是我國的國民美食,深受三大民族喜愛。本期《農的傳人》要介紹的就是烹煮叻沙所用到的火炬姜花,一碗讓味蕾起舞的叻沙不能沒有火炬姜花,其馥郁的芳香讓叻沙成為我國獨一無二的美食。
火炬姜花俗稱野薑花或叻沙花,叻沙花種植農沙菲益對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表示,火炬姜花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陽光越充足,花色越豔麗。在半蔭環境下,火炬姜花植株仍能正常生長且長勢高大,但光照太弱時,植株脆弱易倒伏。
ADVERTISEMENT
粗生粗養不需特別照顧
火炬姜花耐高溫高溼,通常並不需要特別照顧,算是粗生粗養的農作物。生長初期數天澆水一次,便能自行長大,無需多費心思照顧。
不過,他說,火炬姜花植株可以長到3公尺高,栽培處應該選擇可以避風的地方。栽培土壤只要疏鬆及透水即可。
“如果要種出最漂亮的花朵,首選為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也因此不難發現在河邊或低窪地區經常可見火炬姜花的蹤影。”
常規繁殖採分塊莖法
他續說,種植方法可採用播種或分株等方法。火炬姜花采用播種繁殖時,發芽速度較慢,常規繁殖可採用分塊莖繁殖。
沙菲益示範分塊莖種植法,他將老火炬姜花的底部挖出塊莖,用利刀切割,使之分成兩塊進行分株移栽。挖穴種植時,須將適量的有機肥與種植土混合均勻。水分充足下,一般1個月即可長出新的植株,第二年就能開花,3年後便能蔚然成蔭,進入花的豐產期。
半年追肥一次 無需每天澆水
種植火炬姜花不需要特別的照顧,每半年追施一次有機肥即可。澆水視植株葉片的生長狀態而定,通常無需每天澆水,當葉片略有萎蔫時可以澆灌。其植株根系發達,生長穩定後一般都不用特地澆水。
成年火炬姜花花量豐富,花期集中,每叢5至10支不等。此時沙菲益會一邊割花朵一邊割除枯黃殘葉,以利花芽生長及花朵採收。
他指出,割除一些枯枝黃葉時也應一併把死株、敗花、長勢不良的植株剪除,確保植叢通風與透光,減少病蟲害,促進來年生長旺盛,花朵更加豔麗。
幼嫩花朵做調味香料
火炬姜花幼嫩的花朵可做佐料或調味香料,切開花蕾,有一種柑橘的清甜芳香。花梗則味苦,一般不會使用。煮叻沙只能選用未盛開時的花朵,否則過老無法烹煮。
在東南亞地區,火炬姜花是常用食材之一,在各種娘惹美食裡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泰國人則直接把它當沙拉食用。
除了烹煮叻沙,火炬姜花還特別適合烹飪鮮魚,馬來人就超喜愛用它煮亞參魚了,它是極重要的烹飪調味料。除此,使用火炬姜花燉煮海鮮料理,也可以去除海鮮的腥味。
種植一年有收成
沙菲益3年前開始種植火炬姜花,約一年後就有收成。火炬姜花的生命力很頑強,常年開花,割下來的花朵壽命可以耐一個星期左右。火炬姜花之所以可以保鮮時間長,那是因為它的苞片革質肥厚具有較強的保水功效。
他每3天就到芭場割火炬姜花,兜一圈可割到約50朵,平時每朵可賣1令吉,開齋節期間價格還會三級跳,每朵衝到3令吉以上,而且還供不應求。
他說,火炬姜花有紅色和粉紅色,而白色則較為罕見,他所種植的花色屬於紅色品種。
知道多一點
火炬姜花花序美麗
根據百度百科,瓷玫瑰(學名:Etlingera elatior)是姜科豔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叢生,株高3至7公尺,原產馬來西亞,雲南引種栽培。花期4至6月。本種花序極美麗,苞片發瓷質亮光,故得名。
性喜高溫高溼,生長適溫攝氏25至30度,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但耐半日照,生育初期宜稍廕庇,栽培土壤以疏鬆、透水、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最好。由於植株高大,栽培處宜避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