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飄飄 | 一生忙咖啡店忙社團 . 符祥福退休後 隨性活樂




馬欽中:報道
符祥福於2006年開始任曼絨咖啡酒餐公會主席至今十餘年,期間還擔任過馬新咖啡茶業總會的總務職,因此從小在咖啡店長大的他,可說一生都與咖啡茶脫離不了關係。
ADVERTISEMENT
如今75歲的符祥福過著半退休生活,與太太閒時種花種蔬果、運動強身、整理和欣賞從前收藏的古董古物、修理電器或研究一些新鮮事物,生活過得隨性充實。
年輕時抗拒咖啡店
符祥福回想從前說,雖然他一生與咖啡茶脫離不了關係,但年輕時尤其是念中學的時期對從事咖啡店是有抗拒的,因為那時父親已經經營多年的咖啡店,他和兄弟姐妹都需到店裡幫忙,而咖啡店是從早做到晚的生意,每天大部分時間只在店的範圍,很多時候甚至新年或節慶時也僅有一點點的休息時間。
“那時候非常羨慕同學和朋友們可以自由到處去,打球、海邊、群聚和遊樂場等,感覺好像守在咖啡店會誤我青春似的,因此那時就有些抗拒經營咖啡店的心理。所以,中學畢業後我選擇去臺灣修讀電子課程,畢業回國時也沒有回到家鄉接手咖啡店生意,而是前往都門尋找自己要走的方向,在那裡找到維修電子電器的工作。”
他說,1980年之前他都留在吉隆坡工作,並在那裡娶妻生子,生了一女一男,原本初時每月所賺的都夠一家人生活,但過後首都的生活費越來越高,最後待不下去了,剛好這時媽媽說家裡咖啡店沒人幫忙,還問是否願意接手。
經營咖啡店後參與團體任公會主席
他表示,這時他也想回家鄉發展,但第一選擇並非接手咖啡店,而是想將咖啡店改成電器店,只是剛回到家鄉時一切還未安定下來,所以暫時繼續咖啡店的生意,沒想到接手咖啡店之後,他又不想改行了。
八十年代是實兆遠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當時位於紅土坎的全國最大的海軍基地計劃正式啟動,大興土木帶來了大批外地和外國的技術人員和勞動人力,這些人當中許多目前甚至已定居在實兆遠。
人口多了飲食業自然受惠,符祥福接手的第一個月就看到原來咖啡店收入還不錯,想開電器店的念頭開始動搖了。再過了幾個月,確定咖啡店的收入可讓一家人過著穩定的生活後,他放棄經營電器店的想法,認真的接掌父親留下的咖啡店。
經營咖啡店後,他接觸到更多同業和不同階層的居民和海南同鄉,也參與一些團體,在咖啡店生涯的後期他獲選為曼絨咖啡酒餐商公會主席,進而代表公會出任馬新咖啡商公會總務,幾乎同一時期他還兼任曼絨海南會館主席和霹靂符氏公會主席。
曾每月忙出席各地分會宴會活動
這個時候可說是他人生中最忙的日子,尤其咖啡茶業組織全馬各地都有,他幾乎每個月至少一兩次隨總會長出席各地分會的宴會或活動,以及與政府部門高官等對話。
符祥福回望過去這些忙碌的日子時是過得非常充實,可結交全馬各地的同業和朋友。那時沒有什麼時間陪伴家人,感謝太太和孩子們的體諒。
愛整理古董研究新事物
符祥福和太太韋邦芬在1976年結婚,在吉隆坡生活時生下長女和長子,回到實兆遠後再生下一男一女,共有4名兒女。
他們在子女從大學畢業後決定結束咖啡店生意,但仍繼續參與社團,過著半退休的生活,若不是這次冠病疫情影響,仍過著經常南下北上忙於參加社團的日子。
目前子女都在外謀生,行管令讓他和太太有更多在一起的時間,他一大早會和太太在小空地上蒔花種菜,之後到巴剎買菜等。下午時分天氣比較涼爽時會到屋前做些運動等。
疫前他也會和太太前往怡保或吉隆坡的子女家,探望孩子和孫子,共享天倫之樂。
在不能出門的日子,太太平時觀賞電視節目,而他大部分時間用在整理收藏的古董古物,修理電器或研究新鮮事物。
符祥福表示,從前執咖啡漏斗的日子雖行動受拘束,但一家人能和和氣氣過日子,參與社團活動雖有時候忙得喘不過氣來,但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和接觸到更多朋友,讓他從中領悟到對物質要求不要太多,隨性才是生活的真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