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社区社团

发布: 3:17pm 19/09/2021

辅导员

精神紧绷

辅导员

精神紧绷

“新常態下的心理健康”講座  黃祖兒:心亂要淡定 尋源頭冷靜完成事項

“新常态下的心理健康”讲座
“新常態下的心理健康”講座出席者大合照。次排左二為黃一豪,第三排左一、二為鍾燊慶、黃祖兒。(講座會視訊截圖)

(怡保19日訊)資深輔導員黃祖兒指出,在疫情底下,人們會不知覺地每天間歇性的面對心情緊張的情況,若沒能沉澱心情,就會逐漸演變成慢性壓力,繼而出現其他生理上的不適,影響生活。

她昨晚為社會融合與強化局主催,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心怡保分會聯辦的“新常態下的心理健康”講座進行第一天的主講,主題為“要淡定,不要亂”。這場講座為期三晚,於線上進行。

ADVERTISEMENT

生存模式會出現3不同反應

黃祖兒表示,人類大腦在面對危急的情況時,會自動啟動“生存模式”(survival mode),去保護自身的安全,生存模式會出現三個不同的即時反應,即戰鬥(Fight)、逃跑(Flight)、凍結(Freeze),簡稱之為FFF系統。

她以自己一次烹飪導致的小火患為例,當時看到鍋子著火時,第一反應就是手忙腳亂、心情混亂,沒辦法冷靜。事後冷靜下來回想,覺得為何危急之下的自己不像平時那麼理智,這都是因為身體面對危險的自然反應。

“另一個例子是,疫情時期,孩子待在家上網課,媽媽會忙著準備陪上網課,精神緊繃,上完課可能會暫時放鬆下來,但如果家裡出現其他的緊急狀況,又再次緊張,這樣的緊張會累積下來,造成壓力。”

黃祖兒說,人們不能任由這些壓力放著不管,因為壓力太大,會突然爆發。比如居家工作的人,孩子突然倒翻水杯,因為有壓力,這時就不能理性思考和處理,變成由情緒去主導,最後以打罵孩子作為收場。

勿頻密關注疫情數字

她表示,疫情的發展容易讓人心慌,要正確去管理是有辦法的,包括不要太過頻密去關注疫情數字、通過正確管道去了解疫情真實情況,不要讓非官方的消息影響心情、要吃好睡好,保持健康等。

“遇到心亂時,停一停,想一想,深呼吸去調整心情;觀察身體給自己發出的訊號,找出壓力源頭去解決,最後冷靜下來再繼續去完成待辦的事項。”

鍾燊慶:續為社會盡綿力

霹靂州務大臣華裔事務特別秘書鍾燊慶於開幕儀式上致詞表示,自去年3月中疫情肆虐至今,我們經歷了好幾個階段的行動管制令,令日常生活掀起巨大變化。

“很多時候我們被逼宅在家中,工作受影響、失業或生意倒閉。閒暇餘時的娛樂、人際來往、運動、社團活動等幾乎停頓。這種生活上的變化對我們心理、心情、心境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

他指出,霹靂州政府的社會融合與強化局,希望在未來繼續為社會盡點綿力。該局會繼續和博愛輔導中心怡保分會有更緊密的合作,主辦講座或其他活動,使公眾受益,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黃一豪:首辦線上講座

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心怡保分會主席黃一豪指出,博愛輔導中心,在2018年3月成立至今,已有3年半的歷史,之前我們都給予社會和學校一個全方位的輔導服務,因疫情的關係,變成網上輔導服務。

“我們是首次舉辦線上講座,很感謝霹靂州政府社會融合與強化局,能夠主催這個活動,讓我們博愛輔導中心有一個機會,能夠讓社會,尤其是霹靂州子民,在新常態下,學習如何面對疫情,去調整我們的生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