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堂號高高掛!
在我國華人新村,還有一些新村屋子大門上方掛著一個稱為“堂號”的方形匾額,常見穎川、江夏、彭城等字眼。簡樸的新村屋與堂號匾額緊緊相依數十載,形成新村裡一道美麗的風景。
ADVERTISEMENT
堂號,是祖先在中國的姓氏發源地的郡名,是家族門戶的代稱,主要用於區別姓氏、宗族或家族,當看見門前掛上的堂號字眼,人們就能略知這戶人家的姓氏。
隨著時代變遷,傳承高掛堂號匾額的文化逐漸式微。在甲板新村、紅坭山新村等仍可以看見門前仍高掛堂號的新村屋,其中甲板新村有多間新村屋仍然保留著上一代流傳下來的堂號,有手寫的堂號,有木雕的堂號,有鑲上堂號的鐵花門,不同面貌的堂號,都一一展現出飲水思源的精神,保持傳統文化及追尋家族淵源的深遠意義。
【穎川】
甲板一木板屋的手寫紅底金字“穎川”堂號有著悠久歷史,與一旁的“門神”守護著這家園。
【滎陽】
鄭潤根(71歲)住在紅坭山新村,籍貫四邑,這個堂號當年是由父親掛上的,至今已有數十年。
【渤海】
住在紅坭山新村的吳麗雲(62歲),籍貫四邑,孃家大門上方掛著“渤海”堂號數十年,這個堂號在她小時候就一直高掛著,當發現脫漆了就會重新上漆,如今保存完好。
【始平】
“始平”是馮姓人家,屋主馮樹耀(67歲)住在紅坭山新村,籍貫四邑,這堂號至少60年曆史。
【穎川】
居住在紅坭山新村的鍾啟洪(左二),家門向來有掛上堂號,數年前重建屋子後,親自在木板上雕刻出象徵鍾姓人的堂號“穎川”,希望讓後代子孫瞭解堂號的意義,體現飲水思源精神,也傳承傳統文化。左一是孫子鍾家銘、右一起是媳婦鍾秋芸、孫子鍾家升。
【扶風】
“ 扶風”堂號高掛在馬鴻福(72歲)位於甲板新村住家門上方至少有50年,他每隔兩、三個月都會爬上梯子,把堂號擦亮,至今這堂號依然光鮮亮麗。
他說,堂號代表著家族姓氏,他希望可以細心保護它,代代相傳下去。
【穎川】
新甲板新村有兩戶人家的鐵花門有鑲上堂號,這戶穎川是陳姓人家,80多歲的譚水蘭表示,40多年前搬來此處,當初在安裝鐵花車門時已經附上這堂號,形成鐵花門裡有堂號的特色。
【上黨】
這是樊姓人家的堂號。
【南陽】
這是甲板一戶葉姓人家的堂號,至少有60年曆史了,“南陽”二字刻在木板上,見證甲板新村的變化。
i929xx01.jpg
【三省】
甲板新村中間巷居民曾慶發(68 歲),家門前高掛了一幅“三省”堂號,他猶記得,這堂號是在他小時候看見家人掛上去,經歷歷史風霜,堂號已經褪色了,他曾經補過一次顏色,讓堂號長久高掛在曾家的門楣上,估計已有60多年曆史。掛堂號的意義在於代表著一個家庭的姓氏,並會代代相傳下去。
他透露祖父當年從中國惠州南來生活,到了第二代父親才開始在這間老家落地生根,老家已有75年的歷史。
他說,以前甲板新村有很多戶人家的大門上方都有掛上堂號,後來一些屋子翻新後,就把堂號取走,沒有再掛上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堂號是什么更不懂怎樣念才對,而且堂號是從右邊念起,而我堅持保留堂號,是希望可以保持華人傳統文化,流芳百世。”
【彭城】
73歲的劉進滿位於甲板新村的孃家大門上方掛著紅底金字的堂號,她說從前家人每年都會更換新的手寫堂號“彭城”,好像新年的春聯那樣,寫在一張紙上,舊了就貼上新的,有迎新送舊的意思。後來,家人為堂號加了一個框,之後數十年就一直掛在門上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