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日訊)從一粒粒米做成瀨粉,耗費的體力、精神和時間,只有親身目睹瀨粉的製作過程才能更深入體會。四會瀨粉第四代傳人莫沛政保留了先輩傳承的古早味瀨粉,只是部分製作現在從手作轉由機器處理。
他家的古早好味瀨粉(務邊四會瀨粉),是從嫲嫲丁針滿的媽媽那一代做起,嫲嫲接手後傳給他的父母,來到他這一代,他以創新的方式去延續家族的好味道,品牌化和年輕化經營,衝出霹靂州、立足大馬、放眼世界,把四會瀨粉推廣到更遠的地方。
ADVERTISEMENT
莫沛政:嫲嫲下南洋挑扁擔叫賣
莫沛政(32歲)受訪時說,在20世紀初,嫲嫲從中國下南洋,落腳於務邊咖啡山,製作瀨粉是她的一技之長,當年是在咖啡山新村,挑著扁擔,在一棵大樹下叫賣。
1965年莫沛政的父母搬遷到新咖啡山,從外婆的路邊叫賣改為在路邊搭棚經營,瀨粉是自家家庭式廠房生產製作。後來鐵棚被拆,就落戶到新咖啡山新村內的一家茶室內,現在成為遠近馳名的“大明務邊咖啡山四會瀨粉”。
從小在父母檔口幫忙
小時候的莫沛政是在父母的檔口幫忙,到了13歲就正式參與部分製作瀨粉的過程,直到17歲離開學校後,他開始修煉製作瀨粉。
製作瀨粉的工序繁瑣,先把米浸泡約3小時使米軟化,然後是舂米,米成粉末後要篩米。米有粗有幼,密度不夠細的就要再循環舂和篩這兩個環節,直到所有粉末的密度一致。粉末置其一旁待自然風乾。之後就是一連串的煮水、瀨出粉條、執粉晾乾的動作了。
約10年前,莫家決定把家庭式工廠轉為現代化工廠,以便出產更多瀨粉。
重複動作十多年 練就功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莫沛政說,漏斗的大小很講究,漏斗口必須夠大,粉漿才能隨著壓力自然下垂落入鍋中。握著漏斗的手順時鐘轉動,一根根滑溜溜長條狀的粉就從漏斗的小孔中滑出來,過程中瀨粉不能斷。
他表示,瀨出粉那個動作看似簡單,其實甚難,手腕和腰力得互相配合。這個動作他日復一日的重複做了十多年,才練就出家傳瀨粉的標準功夫。
“第一代的瀨粉是最簡樸的,湯頭是清湯,沒有任何的配料,吃的是瀨粉最直接的美味。到了第二代,加入了魷魚和血蚶當配料;第三代時,爸爸莫德明接班製作瀨粉,媽媽劉亞桃則研發了增加多款炸料、釀料供食客選擇。”
重拾書本學管理
莫沛政父母的檔口,目前還在咖啡山新村經營著。為了把自家瀨粉發揚光大,早年輟學的莫沛政逐重拾書本,讀了專業的企業管理課程,在接管家族生意後,以正規的模式,創新管理。
瀨粉工廠名為大明企業,莫沛政開了一家專賣瀨粉的食店,名為“小明食堂”,在取名時有傳承的異曲同工之妙。
“小明食堂”保留了前三代的瀨粉煮法,要不要吃配料任君選擇,第四代的口味有高湯、蘑菇湯、幹撈、酸辣和檸檬青,配料除了多款炸料,還加進了燒鴨,名為鴨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