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记者心视线

发布: 2:07pm 16/03/2023

记者心视线

记者心视线

黃健興|政治人物別消費媒體

在公務員體制內,不到一定級別的官員,並不允許對外發言,即使身居擁有發表權職位的官員,在保守作業環境中,未必敢面對媒體,免得過後遭追究。有鑑於此,受委具有決策權官位的政治人物自然而然成了發言人,好比正副部長或州行政議員。

故此,採訪官方節目是重點之一,一來通過民選出任官職的政治人物隨時會有攸關政府政策的重大宣佈,二來媒體也可直接反映時下課題和民生民聲,可即時獲得回應,也有助引起政府關注和給予解決。

ADVERTISEMENT

還有另一種方式,政府部門有何最新政策與動態,每每有何風吹草動,收到風的媒體便會第一時間發送訊息向掌管相關事務的政治人物求證,以及尋求提供進一步資料詳情,寫成一篇完整報道,向讀者和人民傳遞最新消息;當然,這些官爺願不願意回覆,就要視運氣了。

最近就有政治人物在接到媒體透過手機訊息詢問一些課題時,不但沒有給予任何回答,連打官腔都沒有,而是收集了資料,然後通知所有媒體,在隔天召開新聞發佈會公告天下,更甚的是,他在所有媒體面前當面點出是哪家媒體呈上的提問。

這類事件已接連發生至少兩次,令發掘了報道題材率先拋出問題的記者遭過橋抽板,先前費時費心準備的專題付諸流水;反觀有關政治人物,借用了媒體帶出的課題製造平臺告訴全世界他在做工。

也有政治人物這邊廂通過助理發佈第二天有新聞發佈會,那邊廂卻將內容和盤托出交給一家媒體搶先出閘,最終宣告取消新聞發佈會。

綜合上述事件,或許在某些當官的政治人物眼中,媒體似乎被當成呼之則來的宣傳角色,供他們出鏡保持曝光率刷存在感,如果是同行普遍上都存有同樣感覺的時候,就並非是出於主觀的個人感官結論了。

媒體對於官場上的官款官樣已司空見慣,而政治人物不時也想利用媒體比如想借媒體打擊敵對陣營、指責媒體歪曲言論,直至被出示現場錄音才自知理虧,乃至全盤否認到底的事件都有上演;政治人物不該消費據實報道追新聞的媒體,還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