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沙王城擁有豐富的馬來文化和內涵,獨具一格的馬來藝術品在江沙琳琅滿目,惟當中一間最能代表馬來人文化精髓,並經常用作族群圖騰與象徵,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馬來短劍。
馬來劍的原名為“Keris”,我國並不是馬來劍的唯一發源地,這種傳統文化源自馬來群島,流行於印尼、大馬、汶萊、泰南及菲律賓南部等傳統馬來文化來源地。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印尼的馬來短劍列為世界非物資文化遺產,與敘利亞大馬士革刀(Scimitar)和日本武士刀並列為世界三大名刃。
ADVERTISEMENT
鑄劍手藝傳第五代
本期〈它的誕生〉系列的主人翁阿都馬金(73歲)生於傳統馬來劍製作“阿末”鑄劍派,他是家族手藝的第四代傳人,擁有超過半世紀的豐富經驗,加上其2名兒子,手藝已傳第五代。
1957年我國獨立,年僅7歲的他從祖父身上接觸到這項古老的傳統手藝,耳濡目染之下愛上了它,循序漸進鑽研了20年才逐漸掌握鑄劍的竅門,可以獨自鑄造出一把漂亮的馬來短劍。
如今他在甘榜巴登章吉的住家式鐵匠工作室裡默默耕耘,除了製作馬來短劍,也有製作彎刀和巴冷刀。在馬來半島,馬來短劍大致上分為三類,即中等長度的“anak alang”、劍刃彎的“lok”和劍刃有50公分長的“hukum”。
一手包辦數任元首登基短劍
每逢新任國家元首登基,阿都馬金都忙得不可開交,他一個人就一手包辦數任元首登基時手握的馬來短劍,堪稱國師級藝術家。馬來短劍代表著地位象徵,穿上傳統馬來服飾時,佩上馬來短劍以示地位。現今,馬來短劍也成為一種裝飾、收藏品、紀念品。
融合7P鐵料
他說,馬來鑄劍所選有的鐵料,需融合7種以P字母開頭的鐵料,包括鐵釘(Paku)、雨傘(Payung)、籬笆(Pagar)、鑿子(Pahat)、殘鐵枝(Puting)、刀子(Pisau)及鏟子(Penyodok)。
“每種鐵料都有特殊意義,如鐵釘代表防衛、籬笆代表保護主人的安危、殘鐵枝代表剋制、雨傘代表未雨綢繆、鑿子代表生意商機、鏟子代表擴大人脈關係,以及刀子代表日常生活意謂全民團結。”
採“片打法”鍛造
把這些雜七雜八的鐵料準備齊後,根據鋼鐵(Besi Waja)、普通鐵(Besi Tawar)及沒有波紋的鋼鐵(Besi Melela)整齊排列,放入火爐溶化鑄成合金。馬來劍的鍛造工藝採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片打法”,即三片鋼夾兩片普通鐵,通過結合不同碳含量的鐵合金,保證韌性和硬度。
阿都馬金指出,經過多次反覆的溶燒及敲打,刀體鍛打成型後,再進行反覆的摺疊鍛打。工匠會利用不同的材料用反覆迭加的方法來融合,並經過無數次的錘鍛入火才能製作完成。
“刀刃最終會被鍛造成多曲刃,而彎曲的數目是有規定的,一定要是奇數,也因此馬來劍的刀刃上才會出現非常特殊的水波狀的花紋。”
阿都馬金除了會鑄造馬來劍外,也是製作劍鞘及劍柄師傅,馬來短劍必須由劍刃、劍柄及劍鞘三者配組成,才是完美的短劍。所有的劍鞘和劍柄都是手工精雕細琢,一般情況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