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百年監獄 兼具法治教育及古蹟價值活遺產




由太平國州議員辦公室呈獻~《百五豐光輝,安居樂業鄉》專欄(七)
報道:陳月菁
太平百年監獄兼具法治教育及古蹟價值活遺產
世界各地年代悠久的監獄已日益稀少,監獄文化歷史不能只留在簡單的文字照片、回憶錄中的“死”遺蹟;經歷世紀滄桑,戰亂動盪後無損及依然傲立的太平監獄,是一個最珍貴价值的“活”資產。
ADVERTISEMENT
建於1879年的太平監獄,它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皆是國家刑罰結構的標誌物,更是國家法律文化的象徵,在整頓社會平定治安的努力上,百年來默默作出貢獻,也是司法公正的沉默見證者。
為了達到文資保存及“永續經營”目標,兼具法治教育及文化古蹟最高價值的太平監獄,是國內“僅此一家”的觀光亮點。

平定黑幫戰亂,太平監獄建立
太平古老監獄的精采故事需要有人訴說,太平監獄的典藏曆史及豐富的人文活動,如果獲得發揮,這座古蹟才能更具意義。
19世紀末期的太平,因為蘊藏著豐饒的錫苗,所以引來大批礦工,礦工的到來更把私會黨帶入,當年的海山及義興幫派,為了爭奪太平開錫礦地盤,發生嚴重衝突流血械鬥。
邦咯條約之後,英殖民政府在太平成立法治管理機制,面對著華人礦工及兩黑幫的互相斯殺,不得不採策應對,也萌起了建設監獄囚禁私會黨徒的計劃。

引進戰俘及囚犯建設
太平第二任霹靂參政司休羅(Hugh Low),從印度及非洲引進的戰俘與囚犯,1879年興建一座監獄,建築材料透過英國東印度公司從英國進口,初期的監獄圍牆是木製的,1883年改為石砌,並提高圍牆的高度。
英政府僱用錫克獄長,並從香港引進了職業培訓師,教導囚犯進行技職生產,包括印刷、編織、縫紉和金屬品製造等。

機要文件印刷基地
除了囚禁犯人功能的太平監獄,也是政府機要文件印刷基地,當年霹靂州政府文獻,都在牢內印刷,因為不能外出的囚犯,守得了“秘密”,也沒有機會外洩資料。
著名的霹靂憲報(Perak Gazzette,1888-1960) 出版,也是在監獄內進行印刷。
當年的政府,訓練長期徒刑囚犯進行印刷工作,讓他們獲得一技之長,也可以賺取一些錢,以備出獄後之用。
吊死香港6毒販,引空前絕後轟動
全國共有27座監獄,半島監獄當中,只有太平及加影的監獄附有絞臺,太平監獄內設有三個絞刑臺,也意味著在同一個時間,可以同時執行三人問吊。
由於太平監獄附有三個絞刑臺設備,在1990年5月30日,香港6名毒販死囚被送上太平監獄中的絞臺問吊,引來世界各大傳媒湧抵採訪,太平監獄也因此國際聞名。
9名香港男女因販運大批毒品入境大馬被捕,其中8人被判死刑,是我國判決販毒罪成人數最多一次,這宗跨國最大批毒馿判死的大案件,從他們被捕到審訊,最後判死,都成了國際矚目的焦點。
當他們販毒證據確鑿,難逃死刑下場,國際特赦組織及英國政府力圖從死神手中贖回他們的命不果。
“燒鴨腿”取代“燒鵝腿”
該事件也發生一個插曲,我們從香港電影得知“燒鵝腿”是港人眼中的好料,而以上死囚在結束生命前歹,可以享有豐富美味的最後一餐,有人要求來一支“燒鵝腿”,奉命圓死囚最終所願的獄吏,踏破鐵鞋也找不到“燒鵝腿”,最後只能買了一支“燒鴨腿”代替,讓該囚犯吃到肥碩美味的鴨腿後上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