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粒粒金橘色,呈圓型的“番薯丸”(又稱地瓜丸),是福清人從中國南來逾百年後,還傳承下來的傳統美食之一。
這種屬於福清人的傳統美食,是福清人家庭的日常食物,也是節慶時象徵吉祥的美食,因為它圓滾滾的討喜外型,加上金橘色的色彩,寓意著和氣團圓,家庭興旺。
ADVERTISEMENT
根據典故,番薯丸也代表了福清人先輩在研發食物上的智慧,由於過去的人們一般家貧,易種易得的番薯就成了舊時人們的溫飽食材,因此福清人先輩為了避免吃膩,就研發了這種通過“蒸、炒、包及煮”的番薯丸烹飪法,讓番薯丸這道美食可做成湯食或麵食來享用。

姚美金:蒸炒包煮
祖籍為福州古田人,自嫁給福清人丈夫後,就學會烹煮番薯丸這道福清美食的甘文閣四方閣美食中心新口味面檔老闆娘姚美金(62歲)受訪時說,這道傳統食物,是過去福清家庭常吃的食物,但因其工序繁雜,烹煮耗時,以致許多福清家庭不再烹煮,結果就從原本的“日常主食”,變成了不再普遍的傳統食物了。
返回實兆遠家鄉開面檔已有10多年的姚美金說,她在新加坡賣了20多年的魚頭米粉,返馬賣面後才開始賣番薯丸,結果出乎意料的很受歡迎,除了本地的福清人會常來光顧,其他籍貫的本地食客,外地回來的遊子及旅客等都會來。
她說,做這道美食需經過“蒸、炒、包及煮”的工序,即需選用紅肉(橙色)番薯,去皮蒸熟後,加入木薯粉及少許鹽搓揉製成麵皮。
“內餡方面,要用五花肉碎、蝦米、蘿蔔絲、香菇、蝦仁、沙葛、蒜末及蔥等加入調味料炒香,接著用番薯麵皮包捏成一粒粒圓型。湯底需沙葛加肉骨等熬煮成高湯,這樣才能確保煮出來的番薯丸湯或番薯丸湯粉清甜好吃。”

可配高湯或加粗米粉
她說,人們的吃法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番薯丸配高湯,喜歡番薯丸外皮的嚼勁口感、餡料的鹹香味及高湯的清甜,還有一種吃法,就是加入粗米粉,當成麵食吃,同樣的好吃及有飽足感。
“除了上門堂食與打包者,近年來可能是因許多福清年輕家庭已不懂煮這道傳統美食,因此我常會接到自由餐會的訂單,即煮一大鍋送到自由餐會供數十人甚至數百人食用。”
另外,在新口味面檔售賣的其他麵食,如福州炒煮麵、福州紅酒面線、魚頭米粉與魚肉米粉等也著名,是回鄉遊子及旅客慕名而來的古早麵食。
【新口味面檔】 |
地點:甘文閣四方閣美食中心 |
營業時間:7am-12pm |
電話:016-5033 123 |
食物:番薯丸面(12令吉)、番薯丸(一粒3令吉50仙)、蛋燕面(7令吉)、福州炒煮麵(7令吉)、福州紅酒面線(12令吉)、魚頭米粉(20令吉)、魚肉米粉(22令吉)及其他。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