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中華文化中處於神聖地位,也代表著吉祥,龍雕或龍圖案一般廣泛應用在神廟,許多廟宇會出現龍雕塑,尤其是廟宇的屋頂和柱子。
怡保有許多寺廟,其中不少擁有龍雕塑,也是不少人的打卡好去處。
ADVERTISEMENT
德隆祈達維峇沙那暹廟
60呎高七龍佛全馬最大
位於怡保巴佔的德隆祈達維峇沙那暹廟,裡面有一座全馬首尊60呎高的七龍佛,可看見釋迦摩尼佛盤坐著,底下盤蜷著龍身,後方有7條龍頭守護著。
寺廟住持阿南拉約師傅指出,這是佛祖在星期六打坐時遇到雨天,一條龍出現用龍頭幫擋雨長達7天,所以7龍寓意著龍幫佛祖擋了7天雨。
該寺廟已在巴佔30年,打造這座七龍佛,是緣於15年前一名泰國僧侶來到該廟,在聊天時被一條青蛇咬傷,於是廟宇主持興起了打造這座佛像。該名僧侶之後送院治療沒事,不過在同一年中鐵釘破傷風而逝。
這座佛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最中間的那個龍頭裡面,存放著由當年的泰國國師放存的10多顆舍利子。
主持表示,這是目前全馬最大的七龍佛,吸引不少善信來膜拜和打卡,尤其是農曆新年期間。這類佛像在泰國、斯里蘭卡和寮國很常見。
巴佔法天宮
噴水瑞龍成打卡熱點
擁有百多年曆史的巴佔法天宮,相信很多當地人都認識,多年來是附近居民前往膜拜上香的寺廟,尤其在今年的農曆新年更是香火鼎盛。
許多善信往往在膜拜後會在牌樓後方的一條噴水瑞龍拍照打卡,已成了寺廟的一個打卡景區。
管委會主席孟嘉升指出,這條龍於2008年打造,是當年管委會找制佛像師傅來打造佛像時,看到牌樓有一條小巖壁,於是建議寺廟打造一條瑞龍,耗時6個月後終於完成。
這條瑞龍呈下山姿態,口裡噴水,下方水池有一顆龍珠,寓意瑞龍吐珠。這條龍身長50呎,約5層樓高,去年10月配合今年的龍年,特地為龍身粉刷新漆。
孟嘉升說,自從設了這條瑞龍後,許多人來這裡打卡,也多了許多善信來廟裡膜拜,更有善信把瑞龍噴出的水拿回去抹車牌,相信能為他們帶來財運。
怡保龍頭巖
廟如其名坐落“龍頭”
怡保龍頭巖是一座已有120多年的道教寺廟,裡面供奉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寺廟屋頂沒有龍雕塑,因為寺廟坐落之處本身就是一個龍頭。
住持李修清表示,龍頭巖寺廟處在崑崙朱羅山,這座山從龍頭巖延伸到怡保DR公園附近的崑崙朱羅興都廟。由於整座山形狀像一條龍,而龍頭巖剛好在“龍的頭部”,坤羅朱羅興都廟則是“龍的尾部”,因此“龍頭巖”之名由此而來。
寺廟的北大殿殿門上方就是龍頭了,此外,這座洞穴廟宇內也有不少鐘乳石呈現珍奇異獸的模樣,其中包括龍與鳳。每次主持向善信講解廟宇的歷史和廟內的鐘乳石時,都讓善信和到訪的人士聽得津津有味。
住持說,廟宇後方的崑崙浪休閒公園,也是福建話的“龍”諧音來命名的,而崑崙浪的湖就是龍的肚子。比較可惜的是,位於崑崙朱羅興都廟不遠處的“龍尾巴”,當年興建鐵路時,因炸石工程炸掉了一截。
怡保鬥母宮
26條祥龍雕塑姿態各異
怡保鬥母宮創廟120多年,善信們都知道廟裡廟外都有不少祥龍,尤其近年來因翻新升級而增設了多條龍雕塑,使得該廟目前有26條龍。
鬥母宮總務朱允楠指出,大殿內有兩條金龍,殿外則有色彩繽紛的3D五營龍,即四根柱子各一條,呈攀附狀,天公壇處則倒掛著長達18尺的祥龍、而鬥母宮兩個出入口的牌樓各有一組五營龍、廟宇屋頂則有9條龍,總共26條龍。
他說,該廟在約七八年前因要翻新,包括更換屋頂和維修龍雕,於是決定全部換新,所以除了屋頂和兩座牌樓已原本有龍雕外,大殿內和天公壇處的龍都是在這次翻新工程中添加的。
他表示,鬥母宮也是全馬首個在天公壇懸掛祥龍的寺廟。當年決定添加祥龍時,在獲善信支持下,該廟決定派員往中國北京取經,最終花了一年時間以人手製做了上述祥龍,再小心翼翼地砌在所在地。
鬥母宮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善信尤其是年輕的善男信女到來廟宇,這些龍也成了打卡地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