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30日讯)珠宝不仅是国内历史悠久的重要平原菜产地,特产“珍珠玉米”更是名闻遐迩,玉蜀黍园随处可见,农产品质量产量兼优,瓜拉光新村华团于是展开推动建设玉蜀黍地标工作,并于本星期六邀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主持动土礼,以及为当地举办的珠宝农业展销会开幕。
打扪国会选区事务官黄瑞德今日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身为打扪国会议员的安华,当天返回选区出席世界消拯员日庆典后,应邀主持瓜拉光玉蜀黍地标动土礼和珠宝农业展销会开幕礼。
ADVERTISEMENT

他说,首相日理万机,此次走访选区内的华人新村,是任相以来第一次近距离跟珠宝华团领袖与瓜拉光居民交流。
黄瑞德表示,在瓜拉光三圣庙礼堂举行的农业展销会,获得珠宝社会团结组织、瓜拉光校友会、瓜拉光三圣庙和村委会联办,受到珠宝一带的华团积极响应和参与,会上展出当地各种农作物,计有玉蜀黍、莲藕、木薯和蔬菜,展现珠宝多元农产品,以及其重要的农业地位,时间是从上午11时至下午3时。

瓜拉光校友会主席兼瓜拉光休闲公园主席陈细祥指出,当地筹建的玉蜀黍模型,体积为10尺高9尺宽,重量约3吨,目前制作进度已完成超过50%;这座地标将竖立在村口公园,也有意愿把公园正名为玉蜀黍公园。
他说,瓜拉光是名符其实的玉蜀黍之乡,美名远播都是质优味美的玉蜀黍所赐,打造玉蜀黍地标承载着村民梦想,不但展现其独特地位,也希望能够跟万里望花生齐名。
在一年前一项会议上,陈细祥受到委托发动筹措建造玉蜀黍地标的工作,他说,制造费用约5万令吉,在种植玉蜀黍的张德常穿针引线下,获得一家农药公司全额赞助;至于先前通过筹款所得的2万余令吉,已用来设立公园行人道。
陈细祥有信心一旦落实玉蜀黍地标,有助进一步推广瓜拉光美食,比如河婆菜粄、擂菜、豆腐和海鲜粉等。

张德常为栽种玉蜀黍时间最长的农民,至今已有37年,他准备在农业展销会上赠送玉蜀黍礼篮给安华。
他披露,首相夫人拿督斯里旺阿兹莎多年前曾到访瓜拉光,也尝过当地的玉蜀黍。
他说,拥有“珍珠玉米”美称的黄白肉质玉蜀黍,在珠宝扎根超过了20年,受市场欢迎,其特点是无渣滓和味道香甜,外地人更慕名到来购买。
在张德常的玉蜀黍产量中,珍珠玉米占了80%,其余20%是传统的黄色肉质玉蜀黍。他说,玉蜀黍和平原菜是珠宝最大产量的2项农作物,惟玉蜀黍产量更高;农民庆幸玉蜀黍成了种植选项,单是栽种蔬菜,担心会承担过剩的风险,可惜的是珠宝再没有新地段开辟玉蜀黍园。
他说,珠宝于六七十年代曾是国内闻名的木薯产地,在盛产时期,霹州具有规模的薯粉厂,当地就占了六七成,小型和家庭式经营的小工厂更是不计其数,当地人甚至被称为“薯乡子弟”。
“到了约八十年代,木薯开始没落,原因是从泰国入口薯粉更便宜,玉蜀黍一跃而起,取而代之;珠宝的玉蜀黍园集中,也是全国有名的产区,产量就算不是最高,也是名列前矛。”

种植莲藕和芽菇的邝国忠计划安排一箩筐约30公斤的莲藕用作展览;他介绍了别具特色的莲藕塘,在珠宝非常普遍,其他地方并不多见。
他来自农耕家庭,属于第二代,两代人经营孕育芽菇和莲藕的水田超过40年;他本身目前耕作的水田中,七成用来生产莲藕,其余三成是芽菇;他说,珠宝的芽菇水田已是屈指可数,村内也唯独他在坚持留守。
“农民面对土地问题,随着种植面积越来越小,农产品的产量也会跟着降低,并影响一家人的生计。”
邝国忠说,农民不仅看天吃饭,收成也要看市场脸色,农历新年期间产量有限,价格高企却供不应求;接下来天气良好阳光充足,产量飙升了50%,但市场消化不完,如今价钱跌逾七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