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一种常见的民间吉祥物,无论是新春、嫁娶、乔迁新居、开张等喜庆节日,总会看到它高高挂在大门上;挂上门彩绣球,红彤彤象征一片喜气洋洋,让喜上加喜,幸福感倍增。
绣球源自于中国一种传统民间手艺,无关宗教色彩,纯粹是一种充满喜庆气息的艺术品。在男耕女织的远古时代,女性生来就得学习“女红”,即指纺织、缝纫、刺绣、编织等美工,惟随着时代演变,如今懂得这些手艺的人已大幅减少,绣球手艺更是买少见少。
ADVERTISEMENT
黄保发制绣球逾40年
黄保发(65岁)是一名美术设计师,制作绣球已有40年经验,从传统方式中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早年在台湾攻读美术系,回国后在怡保振兴购物中心(Crescendo)任职设计师,专门为购物中心设计布置。
八九十年代,怡保购物中心相继林立,形成一片繁荣鼎盛景象,每逢佳节各大购物中心忙透了,不仅以促销优惠招客,在布置方面也落足心思,形成场下另一番激烈竞争,却也百花齐放,尤其每年农历新年的布置最为人瞩目,说是上演一场龙争虎斗也不为过。
黄保发说,绣球以红色缎布折扭成球状,喜气满溢,是农历新年布置不可缺的元素。年复一年,他制作绣球的手艺愈来愈纯熟,可是他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反而开始摸索如何能尽善尽美,做出一粒趋近完美的绣球。
他指出,绣球作为吉祥物,人们也会选择寓意吉祥的数字为其尺寸,譬如3寸、6寸、8寸等,取个好意头,而且制作过程需一气呵成,尽量避免在过程中添加布料,以求绵绵不绝的彩头。
他说,用得上绣球的都是喜事一桩,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出了差错,可能就会影响整体美观,美中不足留下遗憾,因此虽然他身为师傅级人马,但仍坚持以尺准确测量出每一个长度与尺寸,保持每一个绣球的质量与水准。
沙丁布材质最合适
他表示,沙丁布(Satin)材质软硬适中,外观光亮平滑,用以制作绣球最合适;里边再加一上层纱布增强支撑力,可以让绣球看起来更立体、饱满。
首先,先裁剪出所需的长度,并以火轻烧每一面的角落位置,防止在过程中拉扯导致脱丝破坏美感。接着,在尺的辅助下,以丝带勾勒出虚线,再把线条中间位置剪断,以便接下来可捆绑成一节节的状态。
红缎布绑成一节节后,看起来像是一根腊肠,这时再借助塑料扎线带的定力,将“腊肠”串成一串,途中必须用力将之束紧。完成后,将扎线带连在一起即成了一个大圆形,稍微拉松及整理成绣球状,基本上就已大功告成了。
耐心 细心 不能急
“绣球手艺并不难做,惟需要足够耐心、细心与时间,谨记不能操之过急,所谓慢工出细活,一急起来瑕疵百出,手工不够精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黄保发自认是完美主义者,每个步骤都必须循序渐进,因为他理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只要一个小差错就足以影响美观,只要感觉成品不合心意,他宁愿拆掉再重头做起。
他指出,传统的做法十分随心,很多老师傅都凭靠感觉和经验,从不以尺测量,他却对此有另一番见解。他认为,人非孰贤,无论经验多么丰富,大量制作起来始终难免会失手,判断错误,因此他还是习惯以尺辅助,将粒粒完美的绣球送到客人手中。
他表示,他的制作方式创新但不失传统,后期加入的塑料扎线带是一个好帮手,比起以往徒手抓着成串“腊肠”,有时难免会因手酸而稍微放松,造成每一个小节出现大小不均匀的情况,改良后的效果更好,成功在传统中突破。
他说,随着复古浪潮崛起,许多新人会选择举行中式婚礼,而绣球就是礼节中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无论是门彩、花车、新郎胸前绣球都大有市场,而且在陆剧大行其道的现在,相信人们对于门彩绣球这玩意儿并不陌生,因此他不担心绣球手艺会失传。
他说,绣球制作方式有千百种,许多商业化生产的绣球只注重外观,里头却零零碎碎,他希望绣球制作者能尊重这艺术品背后富含的寓意,勿忘初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