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1日讯)白兰园背靠的山体出现轻微泥石流,对此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李存孝及桂和区州议员崔慈恩已通报霹雳州矿物及地理科学局(JMG),根据初步评估,山脚离最靠近的住宅区有86公尺的缓冲区,所以目前危险性不高。
有关山体坐落在白兰园和打扪之间,从白兰园巴刹旁的休闲公园和社区礼堂处,或从白兰园住宅区第18及第20路处抬头看,可看到山坡的葱茏树冠间,出现小幅红色泥石流,不过出现时间未知,不确定是否发生许久。
ADVERTISEMENT
该山山脚外是住宅区,一些靠近山脚的地方则被用作种植地。
崔慈恩9月26日接获村委会及居民投报,即通知霹雳州矿物及地理科学局,该局翌日派出官员前往视察后提出数项建议,包括竖立警示牌、清除崖壁石头以及安装落石防护围墙。
李存孝表示,他们将把此事带上近打县发展行动委员会(JTPD),视下一步需采取的行动。目前促请居民保持警惕,若山体有任何动静,比方泥石流扩大、出现倒树等等,可以立即联络怡保东区国会议员办公室(016-450 9602)或桂和区州议员服务中心(010-213 8907),他们会和矿物及地理科学局对接。
与住区相距86公尺
李存孝和崔慈恩日前到现场视察后披露,有关山坡高度为193公尺,斜度为85度,与最靠近的住宅区相距86公尺,山体为石灰岩,石面至山脚都有植被;接获投报后即联系矿物及地理科学局,因担心居民安全,加上近日雨天,也可能存在风险。
崔慈恩表示,矿物及地理科学局实地了解情况及初步分析后提出数项建议:在该处安装土崩警示牌,提醒公众留意;击落和移走已经松脱和悬挂的石块,防止坠落形成危险;以及在靠近住宅区的地方安装三道分别是100公尺、100公尺和200公尺的落石防护围墙,以阻挡可能掉落的石块,保护居民和设施。
她指出,该局也建议委任向大马地质学家局(BoG)注册的专业地质咨询顾问,针对岩石面安危进行详细的土崩可能性研究。
李存孝:建防护墙须厘清数问题
李存孝指出,造成山泥倾泻或岩石面剥落有3个主要因素:水、风、植物;水为岩石被水长期渗入后膨胀,形成裂痕进而剥落;风可能撼动石头;长在石缝之间的植物则可能随着根部成长,进一步扩大石块裂缝。
“除了进行安全评估,看有关岩石面是否危险,人为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其中一项是划出足够的缓冲区,一旦发生石块滑落,也有安全的空间和距离,不会危及住宅区,以及建立落石防护围墙。”
他表示,有关地点的山脚除了有种植单位,也有一些住宅单位及民宿;不过即使建立落石防护围墙,也存在几个问题需要厘清,包括可能需要地主同意、地主是何人、由谁出资等,因为有关地段已有持有者,即使有拨款可建围墙,也无法随意施用在土地上。
“目前阶段体制里可做的,就是将此事带入近打县发展行动委员会。该会每个月召开会议,由近打县长主持,国州议员、所有主要的政府单位和部门都在里面,包括矿物及地理科学局。我们会在下次的会议上提出此课题,希望通过跨部门行动,确保居民安全。”
田女士:担忧存在风险
常到白兰园休闲公园运动的田女士表示,她约一个月前晨运时眺望远山,看到山坡处红色泥石流;她之后告知居住在当地的朋友,一些居民表示有关泥石流似乎以前就有。
“近日雨天频频,山脚外就有住宅区,加上最近国内各处常发生土崩地陷,泥石流冲力也无可预测,令人担忧存在风险,所以我便致电国州议员服务中心投报。”
周女士:山脚处有小规模种植
住在该处的周女士表示,山脚处一些地段被不同人用作小规模种植,包括榴梿树、山竹树、香茅、班兰叶等,从外看似乎很快就到山脚尽头处,其实距离山脚仍很远,可说是另外一个天地。
她披露,数年前开始,该处下大雨时,从山体方向流下来的雨水是黄色的,如同一条“小黄河”,至今日则更为频密,雨势不大时偶尔也会流黄水,不过不确定是山上泥石流抑或是种植园的活动造成。
她说,自己在该处住了20多年,有关山体一直都无特别状况。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