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7日訊)關閉逾一年進行提升改造的霹靂達魯利端博物館,以嶄新面貌示人,分成9個展館以圖文並茂方式,展出舊物,讓公眾一覽怡保今昔,重溫珍貴歷史,走一趟時光之旅。
霹靂達魯利端博物館坐落在霹靂州政府大廈旁,建於1926年的它散發濃濃殖民風格,純白色的建築大氣利落,與周遭的時代化建築相比,擁有98年曆史的它毫不遜色,還自帶一份古典氣息,令人著迷。
ADVERTISEMENT
不論博物館內外皆散發古色古香的味道,館內腳下五彩斑斕的瓷磚彷彿見證這座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變遷,還有一座由原木製成的厚實樓梯,如今重新刷上黑色,又從歷史古物變成最炫復古風的潮流新品,永不過時。
納茲米:擬2至3年換一次主題
霹靂州博物館局行政助理官員納茲米告訴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達魯利端博物館提升後,將主要用作固定性展覽,計劃2至3年轉換一次主題,目前的新主題為:怡保,一切都在這(Ipoh segalanya di sini)。
他受訪時指出,這座建築原為著名礦家胡重益的故居,多年前被霹靂州政府購下後,曾充作霹靂公共服務委員會辦公處,後來改為博物館至今,裡頭的一磚一瓦全被完好保留下來,是最珍貴的遺蹟。
走入館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大的“IPOH”字樣,和高速大道上迎接遊子回鄉的巨型座標很相似,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讓人忍不住想盡快掀開它的面紗。
認識“怡保”名字起源
“怡保”名字的起源對許多人來說不陌生,它是源自於含有毒性樹汁的怡保樹(Pokok Ipuh或Upas);“近打”又是如何得名的呢?答案就在展館一中。
近打(Kinta)一字是由“Genta”演變而來,意思為鈴,古時候人們把鈴當成裝飾品或通傳信號的器具,鈴聲一響,即有重大事情要告知村民。為此,館方仿製了一個144公分高、直徑達387公分、25公斤重的巨鈴展出。
對怡保(舊稱壩羅)和近打有基本認識後,是時候瞭解其原始部落,在16世紀以前,主要是森邁(Semai)和特美亞(Temiar)族原住民居住在近打河一帶;馬來社群早期則定居在甘榜甲巴央。
舊史暫告一段落,走上二樓,傳來南洋風情音樂,節奏輕快浪漫,宛如步入另一個時代。確實,二樓的風格與擺設格局截然不同,說的是近代史,包括殖民時期、錫礦盛產為怡保帶來“世界錫都”的美譽,同時展出英國軍官的服裝配備、舊時的錄音機、地面測量望遠鏡、迷你風扇,還有華印族群所使用的舊器具。
複製三奶巷彩色傘陣景色
參觀來到尾聲,館方故意以櫥櫃阻擋視線,不讓訪客直接望進展館九,欲保留一絲驚喜。當記者走近時,才發現別有洞天!原來博物館的最後一部分複製了怡保舊街場三奶巷的彩色傘陣景色,讓人有置身於該處的錯覺。
除了展覽舊物,館方也展出怡保歷史建築物縮小版模型,有該博物館、邦裡瑪近打清真寺、位於怡保大草場對面的印裔清真寺。
博物館展出的資訊以國文為媒介語,公眾可掃描貼在展板上的二維碼,閱讀英文版本。
霹靂達魯利端博物館(Muzium Darul Ridzuan)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早上10時至下午5時);星期五(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15分、下午2時45分至下午5時)
門票:免費參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