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有一名15岁大哥哥玩伴,他的长相怪异、轻微口吃、有蝴蝶手等异常小动作,常被其他人标签为“另类”,使他经常在学校被同学霸凌,甚至被年纪比他小的表兄妹取笑他为“傻子哥哥”。
不管大人如何打骂或亲戚朋友嫌弃,他也无动于衷或一笑而过。记得一次他满身是血地跑回家,把当时仅有5岁的我吓得哇哇大哭!他无视我并欢天喜地向他的外婆报告说,“我被4个同学围殴,他们说我不合群,是个大坏蛋,在学校出现就活该被打!”
ADVERTISEMENT
外婆告诉大哥哥的父母有关他在学校的霸凌事件,希望父母能够正视孩子长期被羞辱的身心灵状况。让人非常意外的是,父母表现得无关紧要。他的外婆爱莫能助,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大哥哥的成绩不差,成功考取大马教育文凭并顺利毕业,但却因为行为问题,难以融入群体生活,多次被顾客投诉,遭到同事欺凌,以致被雇主解雇。他的父母唯有帮他向福利局申请能力差异者(OKU)身分卡,也不再让他出外工作,避免人们对他异样目光。
6年前在一次机缘巧合认识了一名专教特殊儿画画的画家和其家人。采访时非常惊讶地发现他们那看似正常的8岁大儿子,原来曾在18个月时因为爱蹲着看蚂蚁搬家,被医生诊断患有感统失调症(SID)。
这对夫妻得知孩子的状况后,听取医生的嘱咐,同时接受职能干预治疗,但是当时只有新加坡才有这项治疗,因此需要庞大的医疗费。为了不错过治疗黄金期,让孩子尽早接受治疗,想尽办法、耗尽积蓄,最终凑够医疗费用,赶上艰辛的治疗旅程。
经过3年的努力,儿子各方面终于赶上同龄孩子,成功摆脱特殊儿的标签,如今即使不提及过去,几乎与常人无异。
这对画家夫妇在这段历程中发现,特殊儿透过画画辨别色彩,可刺激脑部神经发育、缓解紧张情绪、锻炼手部肌肉力量,同时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因此开办特殊儿画画班,协助他们透过画画发挥创意和表达情绪,以创造新天地。
我从中接触了许多积极配合治疗,并成功获得改善的特殊儿,其中包括自闭症、过动症、感统失调症、唐氏儿,以及学习障碍症等。
这也让我回想起大哥哥的童年遭遇。不时会想若当时他获得家长正视,愿意接受且包容他的行为举止,并且让他接受干预治疗;他如今是否会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同时拥有份很好的事业,以及娶妻生子组织家庭,生活美满富足呢?
养育特殊儿的过程好比太空人乘火箭冲上太空,费尽心思探索星球的奥妙,只为解开世人对太空的奥秘;而家有特殊儿的父母,则需要以开明的思维和心态,陪伴他们接受治疗,给予他们与常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挖掘他们的天分,让他们成功施展才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