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福建先贤从中国福建下南洋,将他们的方言闽南语,带到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传承200年,与马来语及其他籍贯方言相互影响后,形成与中国福建本土闽南语小差异的大马福建话。
有时候与福建籍贯的朋友喝茶吹水时,我会谈起,大马福建话中一些采用马来语字汇的词语,如厕所叫JianLam(马来语Jamban)、肥皂叫SaoBoon(马来语Sabun)、警察叫Mata(马来语Mata-mata)等。
ADVERTISEMENT
许多大马福建人,包括一些中老年人,对福建话中的肥皂、厕所等词的原本用词及发音,都已不知道。
去年年尾,我与家人到中国福建旅游时,发现当地人还能听懂大马福建话。与电召车司机、贩商交谈趁机向他们请教,其中一名司机说,当地厕所称为为CheSo,台湾的台语称为PenSo(便所)。
至于肥皂,许多年轻的司机表示,现在的人很少使用肥皂,一时也说不出闽南语肥皂的说法。只有一人表示,有听过老一辈称为SaoBoon,也许是因为华侨将南洋说法传回福建。
其中一名福建闽南人指出,他们将医生称为iSeng,医院称为i-Inn。我告诉他们,马来西亚的福建话更原汁原味,医生称为LoKun(老君),医院成为LoKunChu(老君厝)。这是因为200年或以前,地方上没有医生,人们生病后,便去求神,拜拜太上老君,在较后年代当医生出现后,福建人也习惯称之为“老君”。
在福建泉州,一名在马来西亚有亲戚的闽南小贩说,她的大马亲戚将钱称为“镭”(马来语Duit),而他们当地称为cin(钱)。
必须在此说明,我与电召车司机、贩商,都不是闽南语或大马福建话专家,福建话的译音也许不正确。只因在生活中发现大马福建话与中国福建闽南语的一些变异趣事,想与大家分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