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兆远9日讯)实兆远垦民文化巷第二期工程即将竣工,完整呈现实兆远开垦的数阶段历史面貌,包括实兆远名字的由来,福州垦民南来的开垦史,早期垦民靠橡胶业为生及起家,以及实兆远成为“西马小福州”的文化元素等。
ADVERTISEMENT

黄天荣:首期完工展示小福州文化
负责统筹实兆远垦民文化巷计划的实兆远阿斯达卡州议员黄天荣说,第一期的工程,包括打造了“榕树下的挚友”的大象雕塑,述说了实兆远名字的由来,以及绘有垦民“下南洋”的壁画等,让特客一踏入文化巷,就能先了解实兆远名字的由来,以及这座城镇,为何被称为“西马小福州”了。
他说,第二期的工程中,增设了开垦初期新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如绘有咖啡店和童年游戏等,还有在开垦初期至中期,让福州人赖以为生,甚至是改变命运的橡胶产业的壁画等,用一幅又一幅的壁画来细说福州垦民的早年日常生活。
黄天荣形容,实兆远既然有西马小福州的美称,就不能只说开垦史,却不介绍福州人的文化,因此在文化巷里,同样以壁画方式,绘上福州人从中国带来的“三把刀”,即剃刀、菜刀和剪刀(裁缝)的传统行业,说明了许多当年的福州先辈,也靠这“三把刀”谋生立业的故事。

“要说籍贯文化,就肯定少不了籍贯美食,因此为了能更立体及逼真的介绍美食,设计团队用了3D互动型装置艺术品的技术,在文化巷内打造了烘炉中的福州光饼、巨型红酒面线及吊挂在上空方福州手工面线等,让到访者不仅能更立体了接触福州美食,还能成为打卡拍照的景点。”
黄天荣说,截止目前,第二期的工程已接近竣工,但还是会继续的加强一些加强立体感及美化的工作,让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垦民文化巷的视觉感,更佳真实。

“我在这里得感谢同为曼绒福州人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因为第二期的工程落实,就是获得倪可敏部长的30万令吉拨款而打造的。”

王昌耀:促进文化交融与观光发展
曼绒旅游业公会财政兼甘文阁旅游策划小组主任王昌耀受访时形容,打造完成的甘文阁文化巷,就如是实兆远的一张“名片”,除了可让到访者一站式的看完实兆远的开垦及发展发之外,更起到一种延伸观光的作用,如某些访者喜欢美食,当在文化巷里知道了福州光饼后,就能直接前往光饼店品尝了。

“甘文阁文化巷是属于曼绒人的共同产物,因此每一名曼绒居民都能扮演角色,如带外地的亲友前往探访,并且当起响导,跟著文化巷内的景物及绘图等来讲解实兆远的历史、福州人的开垦、卫理公会的历史,甚至于介绍美食等,若客人对历史有兴趣,就直接再带去垦场博物馆参观,以便更深入了解开垦史。”
另一方面,他提到文化巷除了是一个让人参观打卡的景点外,也是一个推广社区文化,促进文化交融的公共空间,任何种族的组织或籍贯的团体都能善用这里来举办活动及推广文化等。
“我们在刚过的华人农历新年,邀请了全县的华团来参与举办新年文化街的活动,当中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先让团体组织了解文化巷存在的目的,其二就是鼓励任何的组织与团体,在这里推广文化的活动,如即将来临的端午节,籍贯团体可来这里举办裹粽子比赛等的节庆活动等。”
他提到,在农历新年举办的活动期间,该会也邀请了非华团体及居民前来参加,目的就是促进各族文化与习俗的认识与交融,用行动来促进各族的和谐。

徐裕贤:需“爆品”包装招客
本身是一名导游的曼绒旅游公会理事徐裕贤说,文化巷可以是一个具备潜能的历史文化景点,但它还欠“东风”,如还没有出现一个“爆品”,即一个突然爆红,让人充满好奇心,很想来看的景点或事物。
他说,除了没有“爆品”之外,包装与宣传也不足,因此这是接下来,曼绒社区共同努力,以协助甘文阁文化巷推广的重点方向。

“文化巷的历史卖点已有,但‘软性’的旅游产品或卖点还欠缺,如没有经过包装的主题土产店及饮食店等,以致目前还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人潮过来。”
他提到,事实上一直都有旅游团曼绒旅游的,但因为景点的卖点不足,以致旅行社主推的都半日夜路线,如必去的是班尖大伯公品仙祠,即使有来甘文阁文化巷,也只是路过停靠闲逛而已,接著就是去安顺斜塔看一看,吃个晚餐,就回去了。

陈佲𢁘:可轻松了解实兆远历史
在爱大华经营民宿主题酒店的陈家民宿东主陈佲𢁘受访时说,她会极力向回乡的游子或前来观光的旅客大力推荐甘文阁文化巷,原因是曼绒被称为“西马小福州”,那么来这里观光,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小福州的开垦史吧?
“文化巷的旅游方式会是很轻松的,就是在商店后的巷子,边走边看边了解这座城镇的历史与文化,不至于来了实兆远,却连实兆远的一点故事都不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