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记者心视线

发布: 6:03pm 30/04/2025

记者心视线

出片文化

记者心视线

出片文化

记者心视线 | 王奕霓:出片文化

近几年,“”在网络上蔓延开来,不论是旅游景点、餐厅、展览馆,甚至是图书馆和庙宇,只要有一点光影和装饰,人们便蜂拥而至,摆好姿势,拍下一张又一张照片。

拍照本身无可厚非,因为记录生活、分享感受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当“出片”成了唯一目的,人便在一声声快门和口号式的指挥中,成了一个被出片捆绑的“提线木偶”。

ADVERTISEMENT

相信常常浏览小红书的人,应该对这句话不陌生:“一生要出片的xx人。” 做什么也好,最重要是“出片”,仿佛出片以外的事都不值得去关注。这种观念从出去旅游,渗透到生活层面,而他们对画面感的执念,也逐渐取代了对真实体验的兴趣。

我最近一次深刻体会到这点,是在香港艺术馆。那天,本独自沉浸在艺术氛围中,没多久就被一阵喧哗打断了专注。两个年轻女生,一边大声讨论姿势,一边让对方微调角度,在重拍及重摆间横跳,她们所占据的位置,恰好挡住了我准备观看的艺术品。

我原以为她们察觉到我要观看那件艺术品,便会知觉离开。但她们没有,只是把那件艺术品当作背景板,无心了解内容,在她们眼里,展览不再是艺术或文化,而只是一个个可供“出片”的布景。更糟的是,她们的举动不仅打破了展厅的静谧,也侵占其他观众的观赏空间和体验。

拍照无罪,但失去了分寸与尊重,就变了味。艺术展览馆本是让人安静欣赏作品之地,而不是喧哗、摆拍的摄影棚。“出片文化”让越来越多人只在乎画面好不好看,有没有让人点赞的潜力,而不再关心作品,感受当下的情景是否能触动心灵。

其实,这种现象也反映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普遍焦虑,害怕“没有存在感”,害怕“错过打卡点”,害怕“没被看到”。于是,人们急切地用照片堆砌自己的生活,仿佛一张张美图便能证明他们的生活幸福和丰富。

我并不反对拍照,甚至理解在重要时刻记录瞬间的心情。但希望在追求“出片”的同时,也能留下一份对他人、对空间的尊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