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2日讯)政府规定私人医疗机构5月1日起须以清单或标签形式标示药物价格,马来西亚家庭科学术协会霹雳州主席叶承志医生在诊所配药处对面的布告栏,张贴了详细列出每项药物价格的清单,一目了然展示出来,病人和家属在出入诊所时,都可以停下查阅。
他说,病人信任医生,所以九成以上都是选择诊所的配药;当然,病人也可以向医生提出要求写下药单到外面购买,这不成问题。
ADVERTISEMENT
他今日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医生有本身的职业操守,也受到大马医药理事会(MMC)监督,医药理事会接获投诉将会展开调查,甚至有权采取吊销行医执照的纪律行动。
有鉴于此,他不理解,政府为何还要重复引用2011年价格统制及反暴利法令施加在药物上,以及国内贸易及生活费部介入,做法似乎矫枉过正,也欠缺妥当。
他表示,大马医药系统良好,也位居世界尖端的领先地位,医药费远比外国底;政府也许在计划实施医药分离,但这项措施在美国和英国推行都有不足或不理想,他希望利惠病人的原有系统获得保留与延续。

叶承志说,医生掌握药理学知识,不但循正确管道采购药,而且在诊断过后配发具有疗效的药物,而非替代药物;病人得到医生诊治痊愈,也对诊所可以买到有疗效的药物产生信心。
他说,医生是凭良心经营的社会企业,尤其是社区诊所,都会致力减轻病患的医疗负担,并非顶限收取诊费,令病人在经济上感到吃力和压力,而是根据不同个案酌情处理,比如为贫困长者、残障人士提供诊费减免,但也希望通过合理的药物费用应付各项开销,令诊所能够运行下去。
他不讳言,普通诊所收费和设在黄金地段的诊所有差,亦比较低。
他披露,私人诊所医生面对病人生病求医所收取的费用,普遍上是诊治费用为主;鉴于诊所运作开销越来越大,医生在不胜负荷下才收取顶限诊费,乃至要求调高诊费款额,实行新措施酝酿诊费走高的可能性存在。
他说,据他所知,基于应付林林种种的开支和各项原因,诊所药物难免高一些,介于20%至40%是合理范围,但医生可以调整诊费予以平衡。
由本月起,所有受到1998年私人医疗保健及服务法令(586法令)管制的私人医疗机构、社区药房,凡售卖、供应药物或配药,都必须以价格清单或价格标签形式标示药物价格。
上架陈列和消费人接触到的药物,务必在包装上标价;未展示出来或存放柜台,无法供消费人直接查看的药物,就要以清单形式列出和张贴在布告栏、目录册等。
新措施是根据2011年价格统制和反暴利法令(723法令),以及透过2025年价格统制和反暴利指令(药品标价条文)实施;一旦受到取缔被定罪,个人将面对罚款2万5000令吉或不超过5万令吉,公司可面临5万令吉或不超过10万令吉罚款。
卫生部已表明,新措施开跑的首三个月是著重教育和宣导,暂时不会开罚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