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2:54pm 10/05/2025

守护特殊儿

语言发展

宝宝语

学讲话

守护特殊儿

语言发展

宝宝语

学讲话

守护特殊儿 | 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 始于出生首日

报道/摄影:张慧莹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ADVERTISEMENT

今天此版由新湧源工业有限公司和SYG Medical Compound Sdn.Bhd.赞助,提高社区对特殊儿的认知,守护他们在爱中成长。

父母需在家中持续提供丰富的语言互动与实践机会,协助孩子巩固并应用所学的语言技巧。

“每个孩子天生如一张白纸,若缺乏父母用语言描绘和词汇填充,他们便如同沉默的画卷,无法诉说心中世界。”

怡保的语言治疗师林雪薇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许多父母误以为孩子年纪尚小,听不懂大人说话,忽略了与孩子日常交流的重要性。然而,语言的发展始于出生后的第一天,即使在婴儿期,父母的声音、语调与用词,都会对孩子未来的语言能力影响深远。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孩子在叠乐高积木的过程中,父母可趁机引导孩子描述颜色、形状、数量与位置,并透过提问和回应促进语言表达。

她强调,孩子不是等到长大后才开始学说话,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逐步累积语言理解能力。父母若能常与孩子一起玩玩具和游戏,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也有助于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促进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社交发展。

她表示,只要父母发现孩子在里程碑上出现异常,特别是在1岁之后,如欠缺基本的游戏技巧、不发出牙牙学语的声音、缺乏眼神交流与互动,或无法听从和服从简单指令,可能是语言发展迟缓的征兆。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从孩子玩乐高积木的方式,探测孩子会为积木人物编故事、设定情节,或模仿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对话,显示其语言理解与社交想象能力。

她披露,1岁半的幼儿应能说出10至30个单字;到了2岁,词汇量增加至50至100个单字,并能将词汇组合成简单的两词句子,如“要水”“不,饱饱”等。进入3岁阶段,儿童应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开始说出3至4个字的句子,并主动提问或表达情绪与需求。

她提醒,若家长发现孩子在实际月龄未能达到上述语言发展标准,应尽早带孩子接受儿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师的评估。一旦确诊为语言发展迟缓,立即展开语言干预治疗,以免错过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模拟医生动手术的桌游是需要双方合作完成,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聆听指令与社交能力。
建议减少用“

林雪薇建议父母和长辈减少使用“宝宝语”(Baby Words)与孩子沟通,因为过度使用宝宝语与幼儿沟通,虽然出于关爱,但会使他们过度依赖简化和不完整的语言形式,日后难以培养正确的语法和词汇理解,进而影响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她指出,身体语言在亲子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孩子语言尚未成熟时,更需依靠眼神、表情、手势和动作如拍拍肚子代表吃饱,辅助表达与理解。

她说,父母在互动中加入适当的身体语言,不仅能增强沟通效果,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语言背后的意义与情境。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林雪薇鼓励父母放下“架子”,融入孩子的世界,真正参与一起玩,并掌握正确的玩法,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体力活激活大脑语言区域

林雪薇说,儿童的语言发展并非只靠“听”和“说”,大量的体力活,如跑跳、爬行、探索、与人互动等大肌肉活动,能激活大脑的语言区域,有助于提升专注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

她说,户外活动和室内游戏,以及玩具是儿童学习语言最自然且最有效的辅助工具。透过玩耍,儿童不仅能听到,同时模仿大人的用词,也能在互动过程中学习沟通的方式与语境,进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她说,父母愿意放下“架子”,融入孩子的世界,真正参与一起玩,并掌握正确的玩法,才是促进语言发展的关键。

她指出,许多父母面对孩子拒绝一起玩的困境,其实源自于他们常常只是旁观和指挥,而非真正参与其中。如果父母始终以“指令式教学”的方式介入游戏,而非以平等的姿态陪伴与互动,孩子自然会觉得“和父母玩不好玩”,进而抗拒亲子共玩。

她举例,有一名妈妈善于观察孩子的玩法,再透过鼓励性的用词如“哇”、“好棒”来认同孩子的行为与兴趣。

“这名妈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不断使用语言重复孩子的行为、营造意境、加入情境互动,并给予适当回应,让孩子在轻松和自然的氛围中学习表达与沟通,词汇量越来越多,言语能力也越来越好了。”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儿童透过消耗体力,如攀爬和跑跳,可刺激脑部语言区域。
善用3C丰富语言发展

林雪薇说,虽然长期接触3C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和电视)对儿童语言发展不利,且可能导致专注力减弱,但若父母与监护人能有意识和有限度地善用这些资源,仍可作为辅助工具,用以丰富孩子的语言发展与学习内容。

她解释,父母陪同孩子观看具教育性的儿童节目,并在过程中适时从旁解释画面内容、重复关键词或延伸对话,不但能提升孩子对语言的理解与兴趣,也有助于培养专注力与互动能力。

她举例,妈妈陪着女儿一起观看一段卡通节目,节目中有角色打开冰箱拿苹果。待节目结束后,妈妈带着女儿去找苹果,并引导她先冲洗、切片再吃。通过这种方式,女儿能够将节目中的情节自然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既学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也增强了语言与认知能力。

她说,如果孩子喜欢玩电话,父母可以利用这个兴趣,让孩子参与视频通话,与亲朋好友进行互动。这不仅能帮助孩子练习语言表达,还能增进他们与他人的情感联系与社交技能。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父母常陪伴孩子游玩,接触和讲解新鲜事物,有助于孩子增加掌握词汇量。
勿让治疗止于治疗室

林雪薇劝勉父母,一旦孩子开始接受语言治疗,切勿让“治疗止于治疗室”!

她强调,语言治疗应延伸至日常生活,父母需要在家中持续提供丰富的语言互动与实践机会,协助孩子巩固并应用所学的语言技巧,才能确保治疗成效真正转化为生活中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若家庭中有兄弟姐妹,非常欢迎和希望他们能够一同参与治疗过程,因为透过实际的参与和观察,他们不仅能更了解语言迟缓手足的处境,也更容易产生同理心,学习包容与接纳,从而营造一个富有正能量支持的家庭氛围。”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家长陪孩子玩桌游和阅读绘本,不但能增加词汇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与逻辑思维,也能在过程中加入语言表达与互动,提升语言发展。
★5月11日刊登/【守护特殊儿】大霹雳封底主文//语言治疗师:勿忽略与孩子沟通 语言发展始于出生首天
幼儿阶段的玩具,如巴士、布书、扑满等,父母创造语言输入的情境,从而激发孩子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