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养小孩不易重质不重量 霹首季新生儿减少近12%




(怡保22日讯)我国华裔出生人口在23年期间下降了60%,而在2025年首季,全国华裔新生儿比例降至8.6%,随著现实考量增多及生育观念转变,养育孩子并非易事,导致华裔人口比例持续下跌。
根据2025年首季的人口统计报告,霹雳州新生儿人数为6191人,较去年同期的7013人减少了约11.72%。全国方面,首季新生儿人数为9万3500人,比去年的10万5613人减少了11.5%,创下历史新低。
ADVERTISEMENT

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包括经济压力、工作忙碌、健康状况、照顾问题、迟婚及不孕问题等。有者即使步入婚姻,只选择生育一至两胎,并强调“重质不重量”。
为了鼓励华裔多生育,霹雳州部分乡团组织积极展开鼓励生育行动,推动奖励措施,鼓励会员多生孩子,为提升华裔人口尽一份力量。

霹雳中华大会堂会长拿督关和贵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华裔生育率下降,与目前社会环境及年轻家庭所面对的经济压力息息相关。
他强调,要提升生育率,首要条件是振兴经济,政府应制定更具吸引力的经济政策,提高薪资水平,创造更多良好就业机会,才能让人才回流霹雳州和让年轻人愿意在本地安家立业。
他表示,随著生活成本日渐增加,尤其育儿与教育开销高昂,使不少华裔家庭选择少生。
他说,低生育率已对华小招生、华团接班人等层面带来影响,使华团活动的参与人数减少等。

霹雳嘉应会馆会长廖三源表示,随著华裔人口日益减少,该会早年前便设立赏灯仪式,以鼓励会员多生育,传承血脉。
他指出,这项传统仪式每年都在新春团拜活动中举行,会馆会特别颁发奖励红包给前一年内有添孩子的会员,以示鼓励与祝贺。
不过,他说,近两年来暂时没有会员提出相关申请,因此他呼吁年轻会员们,若有添孩子喜讯,应及时通知会馆,以便在来年的新春团拜中获得表扬与祝贺。

育才华中家教协会主席黄文标指出,华裔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现代人对婚姻与家庭的观念转变。
本身育有3名孩子的他认为,越来越多人倾向单身生活,有者更对婚姻缺乏信心,年轻人在考虑结婚、生育前,往往被买房、组织家庭、照顾双方父母等现实压力所困。
“以前在新村与长辈同住,可互相照应;现在很多年轻人自己独立生活,孩子生下来后的照顾问题只能交给安亲班或托儿所,这让许多人裹足不前。”
也是巴占区州议员的他指出,虽然现今大多数人仍会选择生育1至3名子女,但随著生活成本攀升,即使只养一个孩子,也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这种趋势不只限于华裔,其他族群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针对有说法认为“龙年生育潮”会带动出生率,他表示以往生肖确实有影响,但如今生育与否更多取决于个人现实考量。无论如何,育才华中今年中一生是肖龙的孩子,学生人数创新高。
他指出,低生育率直接影响学校招生数量与华团的未来发展,若这个趋势持续,学生人数将逐年减少,参与社团活动的年轻人也会愈来愈少,对社群的延续构成挑战。

餐厅业者邓浩慈(29岁)表示,女儿刚在4月出生,最近才满月,他和太太计划未来再生多2个孩子,有2至3个孩子就很满足了。
“我是独生子,觉得有点孤独,加上我喜欢小孩,所以希望孩子能拥有兄弟姐妹的陪伴。
不过,育儿带来的经济压力也让他感到吃力,尿片、奶粉的价格都不便宜,他也因此重新规划财务,尽量精打细算。
谈到初为人父的感受,邓浩慈坦言:“会有点累,当新手爸爸妈妈,晚上每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一次。虽然我工作时间很长,但下午会尽量抽空休息一下,和太太一起照顾孩子。”
他表示,太太本身有工作,目前正放产假,等孩子再大一点,可能两三年后,才考虑再生下一胎。
“我们对孩子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孩子健康、开心地成长,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

育有3名孩子的杨紫苡(36岁)表示,来自怡保的她结婚9年,丈夫是香港人,目前居住在怡保,3名孩子分别是5岁、3岁和1岁,一男两女,全都在本地出生。
“现在养孩子不容易,尤其是物价不断上涨,压力很大,供书教学是有一定的负担, 从生第一个孩子到第三个孩子,奶粉已经涨了20%。”
她说,她身边有朋友生了7个孩子,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少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今的生活开销太大了,要重质不重量。
“我是不抗拒生孩子的,但我们已经决定不再生了。”
杨紫苡目前是全职家庭主妇,全力照顾孩子,并形容她和丈夫不只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合作伙伴,一起经营这个有3个小朋友的家庭。
她赞赏丈夫平时会共负育儿责任,会帮孩子洗澡、喂饭、陪玩,甚至换尿布等。
对于孩子的未来,她只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快乐成长,有一个开心的童年就好,这些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自从冠病疫情之后,孩子们变得比较容易生病,所以我选择亲自照顾,希望能用心陪伴他们成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