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社区学校

发布: 6:06pm 27/05/2025

微型华小

巫裔学生

加地启智华小

微型华小

巫裔学生

加地启智华小

提升巫裔生学习动力 微小积极求变

报道/摄影:甘国隆
霹:备用学子版头/巫裔学生居多的微型华小努力做出改变
嘉宾与全体师生在早前享用开斋节美食时合照留念。

(江沙26日讯)“穷则变,变则通”,居多的努力做出改变,通过举办冬至汤圆、开斋节、中秋节及屠妖节等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吸收华文知识,甚至推出集合家长和老师的活动让家长学习华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马肇鸿:华语有声调 巫裔生难掌握

校长马肇鸿对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说,启智华小目前有54名学生,巫裔学生几乎占了90%达46人,华裔只有7人及印裔1人。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巫裔,其他种族学生久而久之也用国语交谈,在这里似乎已经变成一种常态。

ADVERTISEMENT

他说,华文的学习方式跟国文不同,华语有4个声调,巫裔学生的掌握能力一般比较弱,单靠学校很难教好学生。此外,该校的巫裔学生几乎没有上过华文学前班,一年级新生的华文基础相当于零,老师只能从头慢慢教起,教一些最基本的语法知识。

“在董事部大力支持下,校方去年举办了冬至汤圆、开斋节、中秋节、屠妖节及教师节等活动,尤其中秋节,活动更为多姿多彩。举办活动的目的是要促进各族学生和师生的团结融洽关系,继而更加了解彼此文化。只有彼此互相了解,才能达致和谐共处。”

他指出,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校方不久后会推出集合家长和老师的活动,通过老师的有趣教学,比如民以食为天,大家可以一起做糕点或三文治,间接教导家长普通华语。

“家长做三文治的时候,老师可以指着面包或鸡蛋读出华文拼音,潜移默化下有关词汇更容易被家长吸收。家长回家后可以用华语跟孩子简单交谈,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他认为,学生人数少有一定好处,不像大城市40、50个学生挤在一个班,老师教书时得拿麦克风学生才能清楚听到。学生少老师更能将专注力放在学生身上,学习起来知识更加容易吸收。

霹:备用学子版头/巫裔学生居多的微型华小努力做出改变
启智华小的巫裔学生几乎没有上过华文学前班,老师只能从头慢慢教起,教一些最基本的语法知识。
梁育健:加地华裔人口所剩无几

董事长梁育健表示,加地的常驻华裔人口所剩无几,现今生源几乎都是巫裔同胞,占近90%。

他认为,华小不能没有华裔生,在他极力对外招揽下,华裔学生从之前的4人增加到7人,最为特别的是,这7名华裔生没有一人来自加地,几乎全都来至隔壁的利民加地新村。

“董事部以前有想过买一辆客货车每天从外地载华裔生来这里上课,可是考虑到司机、汽油及维修费用等,加上每天来回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最终只能作罢。”

他说,他没有否认其他学校的优点,现在一些家长自动送孩子来这里求学,这无疑给董事部和校方注入一支强心针,势必要将学校办得更出色,吸引更多华裔生来启智求学。

霹:备用学子版头/巫裔学生居多的微型华小努力做出改变
加地的常驻华裔人口所剩无几,以致启智华小生源几乎都是巫裔同胞,占近90%。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