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民近距离接触 “拥报新村”列车开到双溪古罗


(金宝3日讯)星洲日报“拥报新村”列车日前抵达金宝附近的双溪古罗新村(Sungai Kroh),并在当地历史悠久的大圣宫庙设摊位,与村民们来个近距离接触。
星洲日报霹雳州受众成长与管理主任贺伟民连同霹雳州受众成长与管理发行营业专员何敏彦,在双溪古罗新村村长谢振麟和马登巴冷1新村发展官何励莹的陪同下,在摊位上向村民们推广《星洲日报》各大平台,包括星洲日报报纸、星洲日报新闻网站“星洲网”、星洲网APP、星洲电子报、星洲日报会员“星洲人”及星洲日报学生刊物等。
ADVERTISEMENT

他们也以手机和平板电脑向村民示范如何下载和登入星洲电子报APP及星洲网APP,以便亲身体验如何透过线上平台阅读新闻。
在现场免费下载星洲网APP或加入成为“星洲人”的村民们,都开心获赠一包30克的天谷红石榴均衡营养谷粮。
贺伟民对于走进双溪古罗新村,向村民介绍《星洲日报》的各大平台表示感谢。
他也感谢村长谢振麟和新村发展官何励莹配合由房屋及地方政府部与金宝拉曼大学(优大)医院联合主办的“新村健康义诊活动”,邀请《星洲日报》在活动上摆设摊位,同时感恩赞助商ThemeGood天谷营养谷粮的支持,让星洲日报“拥报新村”列车能开到霹雳州不同的新村,走入人群,接近读者。

谢振麟表示,星洲日报推行的“拥报新村”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村民有机会与星洲日报人员面对面交流,也能直接反映读者的问题,包括报纸派送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他说,透过这项活动,村民们也进一步了解星洲日报除了纸媒,还涵盖学生刊物、会员制度、网络新闻与电子报平台等多元化服务。

何励莹指出,虽然双溪古罗是个小新村,但星洲日报没有忽略这里,特地把服务摊位带来,为村民讲解星洲日报的多项平台与服务。
“村民们还能在现场学习如何使用电子产品下载《星洲网》App和注册成为‘星洲人’,同时能获得赠品,这对大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双溪古罗新村隶属亚亦君令州选区,占地约40英亩,目前约有150户住宅,常住人口约300人,其余大多在外地工作。村民以华裔为主,仅有2至3户印裔家庭。
这里的村民主要以务农为生,种植油棕、水蓊、番石榴、香蕉和沙梨等,随着城市化发展与教育普及,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吉隆坡等大城市,甚至远赴海外发展,没有继承家中农务。如今村里多为中老年居民,年轻一代多在假期或节日期间回乡团聚。
双溪古罗的成立可追溯至紧急法令时期。当年英殖民政府为集中管理,把分散居住在“新路”(亚亦君令)、太平双溪罗丹、玲珑和宋溪等地的华人强制迁入此处建村。
双溪古罗位于近打河流域,靠近金宝。上世纪80年代,村内周边一度有7座锡矿场,河流中更有多达8艘铁船开采锡米,使得村落在当年因矿业而热闹。

双溪古罗村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圣宫庙,每年农历八月十六“大圣宫千秋宝诞”时,都会举办歌舞表演和素宴,成为凝聚村民的重要活动。
教育方面,村内有一所双溪古罗华小,学校创校于1952年,最初借用咖啡店作为临时校舍,随后才迁至现址。
“双溪古罗”的名称源自当地地形。早年从金宝前往双溪古罗需经过两条河,雨季时河水常溢出,导致道路被淹没,当时村民形容当地为“角落头”,这个发音久而久之演变为马来语“Kroh”,“Sungai”则指这两条河。
另一个说法认为,“Kroh”源自当地一条河流,因为河水浑浊,因而得名为“Sungai Kroh”。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