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频道 | 用镜头捕捉鸟儿美态 蔡永平享受拍鸟日常



拍摄鸟类,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兴趣所在。对82岁的蔡永平而言,拍鸟早已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每天清晨,他都会雷打不动地驾着小货车,前往水塘开始拍鸟之旅。对他而言,这不只是兴趣,更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与仪式。

“我退休后才开始接触摄影,那时看到日落很美,就想用相机把这短暂又美好的一刻记录下来。慢慢地,我养成了拍照的习惯,起初拍风景、拍蘑菇,后来看到别人拍鸟的作品很漂亮,我也起了兴趣,就去买了长焦镜头,从此走上了拍鸟的道路。”
ADVERTISEMENT
拍鸟讲求缘分与时机
他笑言,他拍鸟的调子比较悠闲,不会特意跋山涉水通宵守候,只是在早上驾车到水塘边,把相机架在车窗上,坐着等鸟,拍鸟讲求缘分与时机,有拍到自然开心,没拍到也不会耿耿于怀。

家住在霹雳双溪古月的蔡永平表示,这里昔日是锡矿区,因此留下许多水塘,也吸引了无数鸟类到此栖息。
“我从1989年开始拍摄,从菲林拍到数码相机,这些年拍到的鸟类少说也有两百种。霹雳州的鸟类生态环境丰富,除了双溪古月,我也会到华都牙也、务边、金宝、怡保、太平等地拍摄。”

他说,拍鸟最讲究镜头焦段,他现在用200600毫米的长焦镜头,才能清晰捕捉鸟儿飞翔、觅食、跳跃、点水甚至是“打情骂俏”的瞬间,早上鸟儿出来觅食会比较容易拍,傍晚则能拍到它们归巢的画面,拍鸟非常考验耐性,一等就是1个小时或以上,能拍到鸟类交配的画面更是难得。

常把作品上传社媒分享
多年来,蔡永平结识不少摄影同好,但在双溪古月长期坚持拍鸟的,却只有他一人,其摄友多数来自怡保,而他就像一名孤独的守望者,独自在乡间水塘与草丛间,追逐那些稍纵即逝的身影。

“拍小鸟很好玩,可以认识很多鸟类。鸟儿的姿态不至于灵巧,还有生动、霸气、艳丽,每一处都很迷人。”
他常把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与朋友分享,而电脑里更收藏着上万张“拍鸟照”,让他挑得眼花缭乱。每次贴上新作,总能引来朋友人点赞留言,对他来说,这些回馈不仅是一份成就感,更是快乐的延伸。

熟悉各种鸟习性
谈起鸟来,蔡永平总是滔滔不绝。他熟悉各种鸟的习性,比如彩鹬是公鸟带孩子,小长脚鹬会躲在妈妈身下,远远看去像只“多脚鸟”,大自然的奥妙真的很神奇。

他印象最深的,是那只来自国外的红颈瓣蹼鹬。根据马来西亚自然协会的记录,红颈瓣蹼鹬自1966年后就再没出现在我国,在朋友的通知下,得知这种鸟会飞来马来西亚,他便抓紧时机去拍摄,幸运地捕捉到它的身影。
“那只鸟只在双溪古月停留了4天便离开,能拍到真的很难得,不是想拍就能拍到的。”

他也说,拍鸟的角度不同,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因此不需要比较,你有你的拍法,我有我的方式,大家拍得开心最重要。对蔡永平而言,拍鸟也是他与与自然的对话,在晨光中静候、在快门声中相遇,一帧一画,皆是给自然和自己留下的印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