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视线|何倩仪:中年人的潮流


前阵子,我在脸书上看到一段很有共鸣的内容,还特地分享给外甥女,结果她淡淡地回了我一句:“现在还有人玩脸书的吗?”
我愣了一下,担心被说落伍就连忙补上一句:“我也有玩Instagram啊!”结果外甥女再回:“年轻人现在都不用Instagram了啦!”
ADVERTISEMENT
那一刻,我无言以对,原来我一直努力让自己入流保持年轻心态的举动,在他们眼中也早已经过时,我不禁开始想,我们这些四十多岁的,是否真的开始跟年轻人在潮流轨道上脱节了吗?
我们过去的潮流都是电视节目、报纸娱乐版、歌曲排行榜、明星杂志照片,现在的潮流变得快速又轻浮,年轻人追的内容、语言、穿搭、社交平台,仿佛都是我们听不懂和搞不懂的连串暗号。
最近看到美国网络上流行一个潮语叫“Sixty seven”或“6-7”,据说是年轻世代的潮语,意指模糊、无厘头,也代表多样、随性、荒唐但好玩,有人说它来自饶舌歌曲《Doot Doot (6 7)》,也有人说源自NBA球星LaMelo Ball的6呎7寸身高,基本上这个潮语毫无意义却为年轻人带来共鸣。
韩国最近也流行另一个词是“Young Forty”,反映中年人的另一种焦虑。
它原本是行销界用来形容那些不像传统中年人的40岁族群,他们热爱健身、追剧、讲究穿搭,对潮流敏锐和消费力强,但“Young Forty”社群后来逐渐被年轻的潮流讨伐,当某些潮牌开始被40岁族群集体穿上后,年轻人立刻认为这牌子完全不酷了,甚至讽刺说这是大叔大妈穿的牌子。
也许,这并不是脱节而是历练上的差异,年轻人追求新鲜、叛逆、速度感,中年人则重视稳定、品质与价值。
对20岁的人来说,潮流是一种自我表达,对40岁的人而言,潮流是一种生活选择,后者更加会不为取悦别人而盲目跟风,也懂得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
舒适的衣服、实用的科技、能让自己喘口气的旅行,才是40岁群体所追求的潮流,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
中年人不需要去追赶年轻人的脚步,也不必假装自己好像很潮,懂得欣赏当下、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潮”了,毕竟潮流其实只是一种心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