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婷 | 放下手机,回到现实


曾几何时,校园的笑声是那么单纯快乐。前一天,我们和好友约定隔天一早到校讨论昨晚电视剧的剧情;下课铃声一响,我们一窝蜂奔向食堂“霸位”,唯恐遗漏了谁的位子;放学后,我们舍不得离开校园,央求父母迟些来载送,只为争取更多时间和好友玩耍、聊天。
尽管当时的学生生活已不乏娱乐消遣,我们也爱追星、唱卡拉OK、打保龄球、逛商场,但活动内容健康积极,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课后,我们更享受与三五知己在草场追逐、聊八卦、谈梦想。即使每天与同样的伙伴,做着相似的事,也从不觉得厌倦。
ADVERTISEMENT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普及,校园风景悄然改变,那股纯真好似变了样。本应充满活力与笑声的学生时代,变得静默冷漠。学生之间不再有热闹的谈笑声,反而人人低头刷手机,沉浸在网络世界里,仿佛被无形的锁链栓住,与世隔绝。
现时代,许多父母把电子设备当成孩子的最强保姆,只要在孩子哭闹时递上手机或平板电脑,他们就会立刻静下来,沉醉在那片花绿的小屏幕中。而父母自己也往往难逃手机的诱惑,一家人各刷手机零交流,同桌吃饭如各自修行。
孩子在网络世界中接收海量信息,却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心智未成熟的他们,难以分辨是非真伪。然而,这现象背后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父母对孩子使用手机与社媒缺乏适当的监管,无形中让孩子接触到未经筛选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绪、思维与行为。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家庭教育则是品格与道德的根基。面对网络与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学校应尽责把关,父母也必须积极承担教育责任,不能把所有问题推向老师与教育体制,自己置身事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社交媒体与网络并非万恶,若加以善用必能成为学习与沟通的好帮手,否则将是腐蚀心灵的祸害。愿父母以身作则,别放任自己与孩子染上“手机毒”,与家人重新回归到现实世界中的温暖,找回那份纯朴的真实感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