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专栏

发布: 2:18pm 11/11/2025

微小

微型

新华小学

淡不落

微小

微型

新华小学

淡不落

微型华小·不微使命 | 淡不落新华小学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报道/摄影:黄顺光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新华小学拥有绿茵草场,供学生进行运动用途。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位于淡不落的新华小学外观。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走廊获得充分利用,辟成壁报处。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供学生们打篮球的篮球场。

 

(Temerloh)是一个离开太平约30公里的华人新村。在百年前,南来的中国人便开始在这里落脚,然后生根。

ADVERTISEMENT

这个小镇之前是一个小渔村,也拥有炭窑。早年有数百住户,居民千余人。居民当时以捕鱼、养蚶、烧炭、务农及经营杂货店等生活。

华裔向来重视教育,秉承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因此在淡不落扎根后,便萌生创办学校的念头。

1930年创办“公立新华学校”

在1930年,当地先贤以培养人才、教育绵延起见,毅然创办华文学校,取名为“公立新华学校”,当时的校舍是以竹干搭成棚使用。

该校于1932年的学生人数从十余名增至30多名。但过后日军南侵时学校暂停,1947年日军投降后在原址复办学校,1949年的学生人数增至40余人。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学校设有“小黄人大眼萌”玩具角落,激励学生向上。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微小虽小,也拥有完备的电脑室。

于1956后时的学生人数有60余人,于1958年获得政府的资助,兴建了两间教室、一间图书馆。校名于1962年改为“新华国民型华文小学”,当时的学生人数增加至170余名。

1974年学生逾220余人最高峰

新华小学过后的发展不曾中断,校方于1967年购得与学校相连地段,增建了两间课室,并完成了建筑篱笆及办公室工程。在1974年,学生人数达到了最高峰的220余人。

不过,好景不常,淡不落新村与国内许多新村一样,在当地工作机会减少后,年轻人纷纷外流到城市寻找工作,新华小学的学生人数也逐年下降,严重面对生源的问题。目前,该校拥有26名学生,当中华巫学生各占一半。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吴光华指新华小学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吴光华:人口外流 学生人数逐年跌

新华小学董事长吴光华受访时说,淡不落当今有60余户人家,居民多从事园丘工作,包括果园、油棕园及菜园等,出海捕鱼者已相当的少。

他表示,在村内,过去有8间杂货店,目前只剩下3间而已。此外也有手机店及数间茶室,可见人口流失的严重。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已外流,只剩下年长者留守,以及中年人承继祖业,因此小孩并不多。

他说,新华小学近年来便面对新生来源严重短缺的窘境,从40余名学生不断下跌至今年的只有26人,明年在六年级学生毕业后,可能会更少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董事部、家协及校方都费尽心思寻找新生来源,以便让学校得以继续办下去。而其中一项对策,便是招徕更多的巫裔学生就读。

“淡不落新村附近有许多甘榜,一些巫裔家长近年来不断将孩子送到华小就读,目前的巫裔学生人数已快比华裔学生多了。”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所夺得的部分奖杯。
秉持有教无类精神

吴志华指出,虽然如此,但董事部及家协都秉持着有教无类的精神,不论是任何种族,只要进入该校,都一视同仁的对待,没有任何的区分。

他表示,这是华教的精神,除了华裔,其他种族要学华语及中华文化的精髓,校方都无任欢迎,不会排斥或干涉。

他举例,学校每年都主办各族的佳节活动,如开斋节、农历新年及中秋节等活动,让学生一齐参加,如此一来,学生便对各族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课外活动方面,只要是表现优越的学生,便有机会代表学校到各地参加比赛,让学生为校争光,而费用由董家协负责。”

基设与城市小学没两样

吴光华说,新华小学虽然坐落在人口不多的新村,但学校的基本设备多年来在董事部及家协的努力提升下,几乎与城市的小学没有两样。

“在新华小学,除了拥有足够的课室,还有图书馆、多媒体室与电脑室、篮球场、储藏室及草场等,可说是麻雀虽然小,五脏却俱全。”

他表示,由于新华小学属半津学校,一旦需要提升设备,董家协便会主办活动筹款,而家长及商家都会给予支持,因此目前学校的一切设施可说是相当完善。

他指出,新华小学虽然面对生源的问题,但在华校“一所都不能少”的理念下,董家协不论是如何辛苦,仍要想方设法让学校得以经营下去,若真的没有办法便申请搬迁,让这所学校的生命得以延续。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郭丽芬期盼教育部能尽在速在新华小学开班学前班。
郭丽芬:生源靠友族支撑

家协主席郭丽芬说,生源是该校最大的问题,无论如何,校方三机构无时无刻不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新生前来就读。

她指出,过去因为附近的亚逸都润毅成华小未开办五至六年级班,五至六年级的学生都前来该校上课,增加了学校的学生人数。

“随着毅成华小增设了五至六年级班后,新华的学生人数进一步下跌,目前只能凭靠友族学生支撑。”

郭丽芬表示,为了吸引友族学生前来就读,董家协也给予奖励,如资助一些家境清贫的学生生活津贴,以及派赠物资等。

她指出,有许多友族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到华校上课,他们表示如此一来,孩子将掌握多一种语文,将来在就业时会占有优势。

她说,学校偶而会主办筹款活动,作为维修复印机与电脑,及学生到各地参加比赛的经费等。而热心的校友也会主动前来捐献回馈母校。

她指出,友族学生到来就读,除了可以加强各族学生间的了解与认识,家长间也因为经常见面或聚集在一起,彼此间更融洽及和谐相处,之间从未发生任何的误解或纷争,这加强了各族间的团结,可以说是我国多元种族的缩影。

拟开办学前班吸引报读

她说,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曾指示其团队到学校视察,以便为该校预备学前幼儿班的硬体设备作好准备,相信不久后该校便会开设学前班。

“学前班是新华小学的重要计划,一旦成功,学校便会吸引更多学生前来就读,也不会因为没有学校,而落得必须搬迁或甚至关闭的命运。”

霹:12日见报∕封底主文∕【微型华小.不微使命】淡不落新华小学
王秀云有四名孩子在新华小学就读。
王秀云:学生人数少占优势

家长王秀云指出,她共有4名孩子在新华小学上课,感觉上学校一切齐备,而孩子在学生人数少的华小读书,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她举例,之前有村民因为工作迁至北海,但当地的华小一班有近40名学生,结果学生很难适应,成绩也受到影响。

她表示,新华有11名老师及1名校长,由于学生人数不多,一班上只有几名学生而已,因此老师与学生会更亲近,孩子一旦面对问题,老师也会察觉并给予教导。

“我的孩子在面对功课上的问题时,会直接的向老师请教,如果在一些大型学校,一班有40名学生,这种面对面的教导会较为困难。”

课外活动拉近种族距离

王秀云表示,其孩子喜欢打羽球及篮球,也有许多参赛的机会,经常与其他学生到各地参加比赛。

她说,华裔与友族学生在一齐上课、运动及参加活动,可以从小便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拉近种族间的距离,促进国民间的团结。

但她担心的是因为孩子在升上附近的达民国民型中学后,由于当地没有补习老师,功课可能会跟不上。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