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機構困境 | 仍不可對外開放捐款減 老人院靠積蓄支撐



ADVERTISEMENT

(怡保6日訊)冠病疫情導致老人院至今仍不可對外開放,老人院收到的民眾捐獻因此少了,雖然院裡的老人都有充足食物,但是院方在運作管理方面,多少面對一些挑戰。
保障院裡老人的溫飽是最起碼必須做到的,受訪的獅尾老人院和務邊路幸福村老人院在這塊都做得很好了,但他們覺得仍需要做得更多,如給老人一個像家的環境,照顧他們的心靈健康,然而少了民眾的捐助,就有力有不逮之感。
李榮華:月需5萬支出
獅尾老人院管理委員會主席李榮華表示,因政府規定今年的撥款只能用在伙食上,加上一些熱心人士和團體的捐助,該院沒面對食物匱乏問題,比較有問題是在運作開銷這一塊,因民眾捐獻比起行管令前減少至少30%,該院這些日子來只能靠積蓄維持運作。
“本院每個月需5萬令吉支出,這包括員工薪水和老人院的維修保養。目前我院的積蓄只能支撐多半年左右,這還要感激剛過聖誕節,熱心人士的熱烈捐獻。”
他表示,該院的積蓄都是靠過去舉辦義賣會累積的,因為一個義買會可以帶給該院約10萬令吉的進賬,而不像現在,平均一個月才收到幾千令吉的捐獻。然而,去年因爆發疫情,義賣會辦不成,今年也不知情況如何,甚至連老人院幾時可以開放都不知道。
盼獲贊助翻新電流系統
他說,其實該院目前最想做的,是翻新院內的電流系統,以提供老人更舒適的居住條件, 但是有關工程斥資甚多。
“我們估計,至少需要超過20萬令吉,而這需要有人贊助才能成事。然而這樣的時勢,我們連找人作正式的估價也不敢,不過我們已陸續致徵求信給熱心人士和組織,希望他們能伸出援手。
林若德:食物充足
幸福村老人院主席林若德表示,該院自行管令實施以來就不曾開放,民眾的捐款因此大減。
“院裡的食物非常充足,至於其它方面,我們管理層唯有儘量想辦法。不管怎樣,我們非黨感恩,社會人士這段日子以來沒忘記關懷本院的老人家。各階層人士如金馬侖人、巴剎商販等,都給老人們送來食材食品,有者會託院長髮給老人家紅包甚至有印裔友族趁慶祝屠妖節,煮咖哩送給老人們享用。此外,也有一些社會人士託院長髮給老人家紅包。
他說,儘管疫情多少帶給該院管理層挑戰,但他們還是希望能實現給老人們提供心理輔導這個目標。
“住進老人院者,多少有心理包袱,甚至有者過去曾遭受心理創傷,他們有需要接受輔導,以便放下過去。”
他說,過去尚有一些正信宗教團體到該院開導與陪伴老人家,只是一個行管令,該院只能閉門謝客,也不讓老人家外出。他們初時也很不習慣,不過經過管理層的解釋,他們也明白政府的苦衷,給予該院配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