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时事焦点

发布: 3:46pm 11/09/2021

世界预防自杀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

世界預防自殺日:系列(三)| 前實習醫生患憂鬱症 . 學習將負面信念轉正面

麦肖剑

報道:麥肖劍

在人前,他看起來沒什麼異常,巡房、視察病人情況、執行專科醫生的交代,一名實習醫生的工作,他都正常完成。人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跳快速,肚子因緊張而生疼,汗飆個不停,手也抖得厲害,唯有把雙手背在身後強壓住,才不會被其他醫生或病人看到。

ADVERTISEMENT

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出現憂鬱症症狀。大學時,他曾3次發病,但這次似乎比以往來得嚴重。夜晚時,他無法入眠,每天只闔眼一兩個小時。第二天上班,他心情焦慮,拖宕著不想出門,有時候在車裡呆坐許久,最終都是硬著頭皮,開車到醫院。

來到醫院,情況也未改善;他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緊張,一直擔心自己做不好或不夠謹慎,出什麼差錯害到病人。普通的東西,他檢查再檢查,但要向專科醫生講解病人病情時,還是會語無倫次。

認為自己沒用 不值得被愛

慢慢地,他上班時間越來越遲,也引起同事關心詢問。有一次,話已到嘴邊,卻剛好有病人進來,這個表白就被硬生生吞下,繼續成為無法說出口的負擔。

兩三個月後,自殺念頭出現了。一天出門上班,他把車子駕到醫院停車場,遲遲不下車,最終照原路把車子駕回去。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到醫院上班,接下來,他開始計劃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覺得自己很沒有用,什麼都做不好,給身邊人帶來負擔,而且也看不到可以從憂鬱症中好轉的希望,沒人可以幫我,真的不想再活下去。那時想的是,我死後,家人可能會傷心好幾年,心情就慢慢平復,總好過現在這般,一直被我拖累。”

實習醫生這個身分,無形中也形成一個壓力來源。“就是因為自己是醫生,出現自殺想法,會更加覺得自己沒有用。”

壓力大自己扛 終成導火線

阿離(化名)回想自己發病過程,大學時各種問題:家庭的、學業的,工作時則有工作壓力,他都自己扛,悶著不和人說,終究成為導火線。壓力又影響睡眠,使他更難集中注意力,同時又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層層堆疊,逐漸形成惡性循環,始終擺脫不掉“我很沒用”想法,讓他越來越焦慮。

他在人前偽裝得很好,沒人知道,其實他正在痛苦和絕望中掙扎。“我知道怎樣做可以不被人發現。在家人面前,我的舉止很正常;但在他們沒有看到的時候,我其實非常悲傷。和當時的女友約會時無異樣,回家的時候,我是哭著回的。”

自殺未遂 家人才知病情

對他而言,那段時間非常折磨。“我很清楚知道我是在瞞騙他們。我強裝沒事,一方面是怕他們擔心,一方面也覺得我即將要結束生命,對他們感到虧欠,所以想要做出彌補,把最好的回憶留給他們。”

有了自殺計劃後,他也給予實行,最後人沒事,而一直被矇在鼓裡的家人,是在收到他嘗試自殺的消息後,才得知他患上憂鬱症。

那段時間,他非常難受,覺得自己連自殺都做不好,似乎更沒用,但看著家人為他擔心,始終不忍,心想:既然沒有死去,就先暫時活著,去看醫生尋求幫助,繼續努力,看病情有沒有好轉。

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除了看精神科醫生,阿離也被轉介到心理治療師處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師一句話,一言驚醒夢中人:你想要自殺不是因為你想死,而是因為你要結束這些痛苦。

“之前每次有自殺念頭,我都覺得父母把我養到這麼大,我卻想尋死,內疚自責心理揮散不去。所以這句話一針見血,很有共鳴,我聽到時,感動得想哭。”

學習認識負面核心信念

心理治療師的療程,也包括讓他學習如何認識自己的負面核心信念。他的負面核心信念是認為自己沒用、不值得被愛,發生什麼事,這個想法就會冒出來;心理治療師讓他認識它們、學習如何適應它們,進一步將它們轉變為正面想法。

這也是他接受精神療程最長、最完整的一次。大學時3次發病,前兩次他對憂鬱症還一無所知,發病時以為自己純粹犯懶,第三次剛好讀到相關內容,才知道自己患病,遂尋求專業輔助,吃了一段時間藥物,也順利畢業。當實習醫生期間,他只是短暫看過精神科醫生。

嘗試從沒做過的事

這一次,心理治療師向他強調,不要責怪自己,反而要感謝自己還是有想要變得更好的想法。心理治療師也鼓勵他去做一些從沒做過的東西,他便實現了自己的一個小小願望:買支魚竿釣魚。“這樣的體會還不錯,我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更好的經驗。”

他坦言,自殺念頭有時還是會無來由出現,可能是他在回憶過去,或者想象未來的時候,但他從心理治療中學習怎樣不對這念頭做出反應。”

親友好意安慰實則刺耳

在自殺後接受治療期間,身邊親友有沒有說過一些好意安慰、實際上聽在憂鬱症患者耳裡卻非常刺耳的話?阿離說,很多。“譬如‘你看開一點,不要鑽牛角尖,不要想這些不開心的事’。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所以會簡單回說我會努力,其實心裡想說:我就是完全控制不到自己去看開啊!”

其他句子還包括“你看起來很好啊”、“你已經很幸運了,很多人比你還慘”、“你看了那麼多次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為什麼還沒好?”

他說,這些話不只沒有作用,還會帶來反效果,讓他一方面深為引起他人擔心而不安,另一方面也更緊張自己的復原進展。但他理解,一般人對憂鬱症瞭解不深,言者也出於真心,以為這麼說有幫助,不知道反讓患者情緒更糟。

讓他覺得舒服的話是:“你有什麼需要都可以找我”、“想要和人聊心事就找我”,甚至未必需要說什麼,陪伴足矣。

感激大學友人相伴

大學發病時,他對所有事情都不感興趣,把看書這一愛好也拋下,一直缺課,朋友電話打來也不接,整日在房內昏睡。當時一班好友血氣方剛,哪管他接不接電話,直接殺到他家,連連催得他不得不起身一起出門,跟著他們剪頭髮、看戲、吃飯,即使當時他們什麼都沒說,但這種陪伴也讓他感動。

“他們不懂我有憂鬱症,純粹是‘哥們兒,走咯’式的邀約。後來我向他們坦白,他們對我態度也一如既往。只要有人在旁邊陪伴、和我一起去做一些事情,就很好了。”

【下期預告】

“當你曾有摯愛的人自殺身亡,你會極度自責。

再加上生意失敗、其他親人去世……,幾年後的某天,

我在駕車時突然呼吸不到,心跳很快。

我也有了自殺的念頭。”

霹/第二版头/【世界预防自杀日:系列(三)】/前实习医生患上忧郁症 就医学习不对自杀想法做出反应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