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日讯)各类塑胶原料脱离不了百物涨价的势头,身价一步步走高,在于冠病疫情余波荡漾,以及货源有限各国竞相出手买入所致,新一轮的涨势波及了每个领域,从工业到个人皆难免,牵涉的涵盖层面广泛,连包装食品的袋子、外卖的塑胶饭盒都在这股浪潮中“冲”高了一两成的售价!
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霹雳分会主席詹荣耀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各种塑胶原料缺货,当中以制作电线、水喉和电气用途的塑胶喉管材料─聚氯乙烯(PVC)最显著。
ADVERTISEMENT
他说,除了原料不足,还有货运的船期问题,令货源衔接不上,造成有的厂房需要暂停运作,并利用空窗期维修机器。
他说,PVC价格自7月起节节上升,5个月内急遽上扬了四五成,业者尝试消化不断抬高的成本,尤其是每次下单,尽量再订购额外的原料作为库存,以减缓新一轮涨潮的打击;随著原料数量回稳,货源一旦充实,他相信在农历新年过后,价格有望回软。
他表示,其它塑胶原料如食品类的塑胶用品同样告涨,只是幅度比不上PVC,归咎于冠病疫情和全球性的市场走向,他希望涨幅慢慢缓和,稳定,有可能在过年后有降幅。
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霹雳分会副会长胡家豪指出,国际市场缺乏塑胶原料形成抢货局面,厂商不得不高价购入,设法再吸纳部分成本,因而将食品类的塑胶用品涨幅控制在10%至20%,以保持竞争力。
他说,塑胶原料最新一波涨潮是从10月触发,并刷新冠病疫情爆发以来最高涨幅,短短三个月飙升了三四成;如果对比疫情之前的情况,原料起价至今则是直逼50%。
“原料价格走高可以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疫情初期停产导致短缺,加上船期延误,所以从去年第三季起酝酿涨价,生产链直至今年6月才逐渐恢复正常,使价格稍微下滑。”
胡家豪说,中国限电迄今超过3个月,不但局限了原料生产数量,亦引发第二波涨势;原料价格是依国际行情,特别是中国市场动向定夺,当中国缺货时,便寻求其它国家入口原料,加紧原本吃紧的供应局势变得更短缺,本地厂家也未能幸免而遭受冲击。
他提到,本地厂家半数货源来自中国,现在是中国与各国皆同时争取货源,需求激增推高价钱,每个国家同样购买贵货,令成本水涨船高,逼得贵来贵卖。
他说,食品用上的塑料用品分成通用的熟食包装袋、加工食品包装袋如三合一咖啡粉和饮料瓶罐等,材质分别是聚丙烯(PP)、PE(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冷藏食品用到聚醯胺“Nylon”,皆一一报涨。
“涨到最高是铝箔锡纸,在疫情前至今翻了接近一倍,货源依然短缺。”
胡家豪披露,业者面对人力问题,外劳准证到期离开却无法填补,造成生产力下降,还有显贵成本、市道欠佳的困境,都是一道道严峻挑战的关卡。
他说,新变种病毒威胁仍是一个未知数,其行业跟疫情好坏息息相关,他推测需时半年才有转机,也不排除成本继续走高的可能性。
经营各种塑胶饭盒、饮料杯子的锺丽云透露,自10月以来,这些产品价钱高涨超过10%,保丽龙产品也一样起价,惟需求量依旧,只是办货做生意的民众不免有所抱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