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时事焦点

|

大霹雳焦点

发布: 12:11pm 12/07/2025

放生

河流污染

生态系统

入侵鱼种

放生

河流污染

生态系统

入侵鱼种

郑国霖:入侵破坏生态 ​擅放生外来鱼援法对付

郑国霖:入侵破坏生态 ​擅放生外来鱼援法对付
渔业局人员在周末早上到DR公园沿河进行大扫除。(丁祖兴摄)
郑国霖:入侵破坏生态 ​擅放生外来鱼援法对付
嘉沙里(前右起)及郑国霖为捕捉外来鱼种活动主持开幕礼。左一是近打县长祖希山。(丁祖兴摄)

(怡保12日讯)掌管霹雳州科学、环境和绿色工艺的行政议员郑国霖指出,霹州政府严正看待问题,以及因人为不负责任行为,如外来对河流、湖泊、水塘和废矿湖等自然水域所造成的破坏。

ADVERTISEMENT

他说,州政府呼吁全民提高对维护水域生态的意识,避免不负责任的放生行为。任何欲向公共水域放生鱼类的活动,务必先向霹雳州渔业局咨询与申请批准,擅自放生外来或入侵鱼种的行为,可根据1985年渔业法令及相关条例,受到法律对付。

入侵鱼种或造成本地鱼类灭绝

他今日在怡保DR公园为清理河流与捕捉外来鱼种活动主持开幕仪式后在记者会上指出,外来鱼种和入侵鱼种的存在不仅破坏敏感的生态系统,还可能携带疾病,甚至造成本地鱼类的灭绝。

“长远来看,这将对依赖自然资源的社区经济,特别是渔业与生态旅游相关的业者带来负面影响。”

他说,诸如红尾鲶鱼、孔雀鲈鱼、“红尾虎”及“清道夫鱼”等外来入侵鱼种的放生,可能对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这些鱼种常会改变池塘底部和岸边的结构,干扰原生栖息地,并对本地原生鱼类的种群构成威胁,破坏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平衡。

郑国霖表示,今天的捕捉外来鱼种活动主要是为了恢复州内河流的生态系统,以便在太迟之前尽早采取行动阻止情况恶化。

“有些人士或业者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不负责任行动(放生外来鱼种)会对河流生态造成破坏;或许他们知道,仍然指示员工们去做。我们呼吁各方合作,以便拥有一个健康和可持续性的河流生态。”

他过后在怡保水月宫观音庙移交原生鱼种和外来鱼种表的册子后补充,如果基于宗教因素的必要性放生鱼类,鼓励放生本地的原生鱼种,而非外来鱼种。

郑国霖:入侵破坏生态 ​擅放生外来鱼援法对付
此前近打河出现大批死鱼,郑国霖指这是有人丢弃疑是养殖的死鱼进河里。(视频截图)
近打河水质情况良好
死鱼是被人弃河里

针对此前社交媒体流传近打河出现大批死鱼的视频,郑国霖表示,在霹雳州渔业局和环境的调查后发现,这批死鱼并非源自本区河域的原生鱼种,而是被人丢弃在河里的死鱼。

“经过检测,近打河的水质情况良好,我们怀疑这批鱼是养殖的,死去后被丢弃在河里,暂时我们还未侦察到这是什么人或单位的所作所为。”

“我们呼吁各方要有责任心,不要把河流当成弃置(死鱼)的地点,否则会对生态带来负面影响。”

霹雳州渔业局局长嘉沙里说,这些鱼是非洲鱼,根据这批鱼的体积大小相若来看,当局怀疑是池塘养殖鱼,并非来自河域的原生鱼,因为该河流的原生鱼类仍然存活。当局所取得的河水样本也显示各项参数都是最优质,适合鱼类生存。

“不要随意将死鱼丢弃在河流,因为死鱼很可能带有病菌,然后传播给河里的鱼类,尤其是原生鱼种。所以,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将这批死鱼从河里捞上来处理。”

郑国霖:入侵破坏生态 ​擅放生外来鱼援法对付
郑国霖(右三起)移交原生鱼种和外来鱼种表,以及宣导册子给水月宫观音庙的代表李辉盛。左二是嘉沙里,右二为祖希山。(丁祖兴摄)
修改渔业作业方式法令
嘉沙里:处于最终阶段

嘉沙里指出,目前当局已对渔业作业方式进行修改法令程序,如今处于最终阶段,即有关霹雳河流域渔业与内陆水产养殖。

他说,内陆渔业属于新的作业方式条规,隶属于渔业法令所辖,州政府有权制定相关法律,目前该法律修订已进入最后协调阶段,接下来将提呈霹雳州行政议会审批。

“修订内容包括设立鱼类保护区,如卡拉鱼与金龙鱼栖息保护区,以及渔船、渔具和渔民执照的发放。此外,也将纳入河流渔业中特定鱼种的禁渔期规定。”

至于何时能提呈,他说,正式提呈时间将视州法律顾问的安排而定,州政府预计近期内可完成程序并提交。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