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回收物”無法再循環 太平社區服務中心倒貼載走垃圾




(太平8日訊)太平社區服務中心通過回收再循環物品協助弱勢群體,但所回收的物品有80%竟然是無用的垃圾,造成該中心被迫倒貼費用將垃圾載走。
周志強:加重負擔增感染風險
ADVERTISEMENT
該中心負責人周志強在新聞發佈會上呼籲民眾,別再把垃圾連同回收品一齊送給該中心,以免加重中心的負擔之餘,也擔心殘障人士在處理垃圾時受到病毒感染。
他指出,太平社區服務中心是於約10年前獲得成功集團的贊助,購買了一輛羅裡進行資源再回收工作,並打算從中贈加收入,以資助中心內的逾50名障友。

讓障友獲津貼補助金
周志強說,創立回收中心的另一項目的,是讓障友可以獲得政府的津貼補助金,同時也協助維持社區的清潔環境,也減輕市議會清理垃圾的工作。
他表示,該中心擁有2名工作人員負責到處收集可再循環使用的物品,在初時確實曾帶來不錯的收入,但近來公眾所捐予的回收物當中,有大部分是無法再循環的垃圾。
“但是,近年來公眾所捐予的回收物品,幾乎都是垃圾,包括破玻璃瓶、破損傢俱、床墊、保麗龍飯盒、骯髒的塑膠袋、廚餘、使用過的尿片、衛生巾及口罩等。”
他表示,一般上當羅裡將回收物品載回中心時,障友便會負責將物品分門別類,以方便轉售。但在回收物中有太多的垃圾,有些甚至已是發臭或長滿了蟲,令負責處理回收物的障友也感到反胃及作嘔,一些甚至忍不住哭了起來。
他指出,在過去數個月的回收活動中,每月僅獲得2000至3000餘令吉而已,除了支付工人的費用外,還得付費予私人處理廢物公司將垃圾載走。
捐回收品前應篩選分類
周志強說,令他擔憂的是一些垃圾如用過的口罩可能會傳染病毒,造成工作人員會被傳染而患病。
因此,他懇請公眾在捐贈回收品給該中心時,應該進行篩選及分類,並把無法再循環的垃圾丟棄,以免加重中心的負擔,且危及障友的健康。

馬丁:拒接受垃圾被威脅
太平社區服務中心資源回收主管馬丁指出,當他們拒絕接受一些無法再循環的垃圾時,公眾卻威脅如果不接受,便不捐贈可循環的回收物品,令他們左右為難。
他希望公眾存有慈心,因為捐贈物品可以協助自立更生的障友,而非是為他們製造更多的麻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