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酥原是唐朝的宮庭小食,相傳皇后有一次返鄉探親時,隨身攜帶馬蹄酥作為隨身禮物,鄉親嘗後皆讚歎不已,過後孃家便派員入宮學習製作馬蹄酥,讓此美食一直延傳至今。
馬蹄酥的製作並非過於複雜及困難,而且目前許多生產已隨時代的變遷晉入了機械化,不過,通過手工從搓捏麵粉,至把一粒粒麵粉團貼在燒得火紅的缸窯中,烘成傳統的馬蹄酥手藝仍存在,而手工製做馬蹄酥一點也不容易。
ADVERTISEMENT
位於太平彭加蘭工業區的勤香(土產)食品專賣店,在2003年便開始生產傳統馬蹄酥,至今已是承傳了三代,但仍然堅持採用最傳統的以椰殼烘烤馬蹄酥的做法。
汪永平:傳播傳統食品文化教育
東主汪永平說,其叔公於1940年便開始以手工製做馬蹄酥,這門手藝過後於1960年代傳給了其父親,過後由他承傳這門家庭手藝。
他講解,採用純手工製做馬蹄酥及竹炭馬蹄酥,除了馬蹄酥更具有口感外,也有古早味及人情味,而且可以通過製作傳播傳統食品文化教育,讓年輕一代瞭解傳統食品的製作過程及來歷。
他表示,目前全馬只有不超過3家採用傳統手工製做馬蹄酥的工廠,這是因為傳統手工製做費時費力,而且無法如機械化般大量的生產,盈利非常有限。
他指出,馬蹄酥的主要原料是麵粉,製作首階段是在麵粉中加入適量的水、油及糖,過後搓揉成一團團的麵糰,並從整團的麵糰中取出少許麵糰,以扞麵杖將麵粉壓扁,再捲成具有層次感的麵糰。
將麵糰扞壓主要是讓馬蹄酥在製成後擁有層次感,當馬蹄酥送入口中咀嚼時,會感受到一層層不同的酥軟及味道,這是機械所無法取代的。
餅皮在制好後便加入麥芽糖餡料,即以餅包把餡料包了起來,準備送到火爐中進行烘烤了。
手工製做麵糰、餅皮及包餡,這些過程都只靠手感及經驗,因此每一粒馬蹄酥的大小各異,在品嚐時味道也有所不同。
200度才把麵糰貼上缸窯
馬蹄酥在包好餡後,便需要烘烤,在烘烤前,必須先以椰殼在缸窯裡起火,將缸窯內的溫度燒到攝氏200度,才把一粒粒麵糰貼到缸壁上。
汪永平解釋,許多人都誤解炭燒馬蹄酥是採用火炭烘烤,其實採用椰殼烘烤馬蹄酥,才是最傳統也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椰殼含有椰油,馬蹄酥在烘烤後會帶有椰香味。
“烘烤馬蹄酥時先以椰殼在缸底起火,讓缸窯內的溫度達到攝氏400至500度,將之前遺留在缸壁上的馬蹄酥痕跡清洗,然後灑水降溫,並把燒成灰的餅碎洗掉。”
他說,缸窯是採用大水缸,並在外層包以紅泥及鋼板,由於大水缸以陶瓷製成,可以抵耐非常高的溫度,而紅泥則可以保持缸內的溫度。
當燒得火熱的缸窯灑水降溫至攝氏200餘度時,便可以把一個個包有餡料的麵粉團貼在缸壁上,從上方開始,直至缸底為止。
由於缸壁的溫度相當高,因此將麵粉團貼在缸壁上時須小心翼翼,否則手臂便會被燙傷。至於麵粉團在貼在缸壁後便不會掉下,這是因為麵粉團內有水分,一貼上缸壁後便被高溫所吸住了。
一個缸窯每一次可以貼上百餘個麵粉團,麵粉團在窯中烘烤時會逐漸膨脹,約20多分鐘後呈現黃金色,這時便成了馬蹄酥。
椰殼烘烤淡淡椰香
馬蹄酥在烘熟後,形成一粒粒如馬蹄狀般的餅乾,因此被稱為馬蹄酥。而以椰殼烘烤的馬蹄酥,在新鮮出爐時不止有餅香,還帶有淡淡的椰香味,因此馬蹄酥也被稱為“香餅”。
汪永平說,起火燒窯直至達到攝氏200餘度,以及馬蹄酥在烘烤多久後便會完成烘熟,這全都是憑靠經驗。當缸窯的溫度達到約攝氏500度時,缸壁便會呈灰白色,而留在缸壁的餅碎及痕跡都被烤焦及清除。
“至於馬蹄酥在接近烘熟時,用手指輕按時餅皮轉硬,而顏色也呈金黃色,且發出帶有椰油及餅乾的混合香味。”
當馬蹄酥烘烤熟後,便以特製類似畚斗的容器及鏟子,把一粒粒馬蹄酥從缸壁上刮下來,便成了香噴噴的馬蹄酥了。
新鮮出爐的馬蹄酥外皮酥香,內餡香滑,層多鬆軟,酥軟不甜、香氣濃郁及口感獨特,更重要的是擁有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堅持手工製做馬蹄酥
汪永平說,本身每天花數小時製做千餘粒馬蹄酥,由於長時間接近缸窯,大部分時間都是汗如雨下,相當辛苦,而勤香專賣店也以機械製做馬蹄酥,但他仍堅持採用傳統手工製做馬蹄酥,這除了可以讓各界仍可以品嚐到手工馬蹄酥外,也延續食品傳統教育。
他指出,其工廠開放供旅客、學生及組織成員參觀,每當公眾前來參觀時,他都會給予詳細講解,與旅客尤其是年輕一代分享手工製做馬蹄酥的經驗,並強調傳統食品承傳的重要性。
對汪永平個人而言,手工製做猶如在經歷生命的起落,尤其是在起火燒窯時,當火焰燒得飛高時,就如生命的興旺,而當火勢衰竭時,便如人生的走到盡頭。
“不過,此時馬蹄酥已成熟,象徵著中一個生命的開始,而生命偶而就如傳統食品一樣,一直在生滅中輪迴,生生不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