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4日訊)夜市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最近午後經常下雨,夜市業者大受影響,但儘管因雨受困,尤其是賣食物和蔬果的小販為免虧損,冒雨也要開檔。
最近下午時段經常下雨,有時更是狂風暴雨,面對這種天氣,夜市小販大感無奈,乾貨小販索性不開檔,而賣食物、蔬菜和水果等保鮮期有限貨品的小販則看雨勢行事,雨勢轉小就穿著雨衣繼續開檔,若雨勢太大隻能敗興而歸。
ADVERTISEMENT

怡保商業小販公會主席王國豪表示,最近經常下雨,而且天氣難以預測,明明中午太陽猛烈,小販們備好貨準備下午開檔,等到下午要出門的時候就下大雨。
“乾貨小販通常下大雨就索性不開,但賣吃、水果、蔬菜的小販的貨不能放,怎樣也要開檔,有的會下午4時多出門到等雨停,等到傍晚6時如果雨很大就走,有的會一直等到停雨,能賣多少就多少,好過虧完。”
他透露,上週三下了一場“長命雨”,翠林城夜市平常有90個檔口,當天只有24個檔口開,雨季夜市檔口少,人流也少,夜市業者的生意大減至少40%。
“這個星期五第一花園的夜市下了兩次雨,下午5時我出門下著雨,下到5時30分停,然後晚上9時30分再下。不過,第一花園是怡保唯一在週五開的夜市,而且種族多元,市場集中,屬於比較好的市場,所以若非狂風暴雨,小販多數是會照開。”
他說,經過疫情後夜市的檔主有的轉行,有的退休,夜市的檔口平均減少了20%到30%。
不過,他說,該會一直廣招新會員,去年增加了19名會員,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大部分以賣吃的為主。
“以前我入行的時候,夜市有很多賣電話配件等乾貨檔口,但隨著網購越來越普遍,已經不多人會去夜市找這些配件,反而是吃的很受歡迎。”

“現在很多年輕人賣網紅小吃,例如餃子、提拉米蘇、麻餈等新潮的食物都大排長龍,所以我們也很鼓勵多一些年輕人引進臺灣、中國等的美食來擺夜市,慢慢的夜市會轉化成為一個美食街,終究吃還是最容易鎖住人流量。”
王國豪指出,該會認為目前240令吉的更新執照費對夜市業者而言偏高,希望可以降至120令吉。
“我們的執照費用和巴剎業者一樣,但我們沒有棚,下雨又不能開檔,也沒有用電,收費和巴剎業者一樣似乎有點偏高。”
“對於全職夜市業者來說這個收費還好,但對於兼職的業者而言則偏高,而且我們希望鼓勵和輔助更多小販創業,他們剛想要踏入這行,看到要給這麼高的執照費就止步。”

霹靂怡保販商公會總務陳錩鋐表示,近期經常下雨,尤其是下午時段,這點大大沖擊夜市業者的生意,一些有羅裡或貨車的業者,還有餐車業者還會照樣開檔,去到再看雨勢決定是否能繼續開。
“他們下午4時多會去開檔,然後再看雨勢,如果下太大雨他們就不開了,如果下不大雨,他們就穿雨衣開檔。”
他說,下雨天夜市的人潮也不多,但業者還是要維持生計,尤其是賣吃的業者,準備了食材還是得開檔賣,不然沒賣到就蒙受虧損。無論如何,賣吃的業者近期準備的食材也減少了約20%。
他說,現在百物漲價,夜市業者也免不了稍微調整價格,但由於現在夜市人潮不如以往,很多檔主都沒有起價,以留住顧客。

“許多人說夜市賣東西貴,但現在什麼都起價,小販的成本高了,沒有辦法下價格也只好提高一點,衣服之類的還可以討價還價,可能買多可以便宜一點,但蔬菜、食物這些,價格跟市場浮動的,沒有辦法。”
他披露,該會目前轄下的是每週四在萬里望新市鎮的夜市,疫情之前這裡十分熱鬧,檔口多達236檔,經過疫情之後,很多檔主不做了,檔口萎縮到103檔,現在平均開檔的大約有85檔,比起以往淡靜許多。
他說,無論如何,他們正在廣招新檔口,獲得不錯的反應,市場也逐漸復甦,而且新進檔主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以賣食物和飲料的居多,這是良好的趨勢,因為還是飲食比較能吸引人潮,尤其是年輕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