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巴佔祖傳的傳統民間麵食熟面時,許多人嘴角都會立即上揚,接著跟你道來熟面帶給他們的口感、味道和回憶。熟面是許多巴占人的回憶,在外地打拼的遊子,每次返回家鄉時多會吃上一碗熟面,甚至把熟面帶回工作的城市,再好好地享用。
ADVERTISEMENT
這就是熟面的魅力。它雖然看起來單調,不過是把煮熟的麵食再淋上甜醬、辣椒醬、咖哩油和芝麻,但那僅僅的情懷卻讓人上了癮。有小朋友說熟面就好像意大利麵,但它其實更像是日本的涼麵,簡簡單單,只要配上醬料就可以吃了。

譚德榮:熟面手藝源自外公
在怡保巴佔巴剎附近陽光茶餐室前經營熟麵攤的譚德榮接受《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指出,他們家的熟面手藝源自外公那一代,從小自他懂事以來,外公就已在巴佔一帶騎著一輛綁上箱子的腳車到處兜售熟面。
他說,他母親在婚前也協助外公,後來接手了外公的熟面生意,經營攤子。當他長大時,會在上班前協助母親,婚後太太陳麗華也加入攤販的生意。就這樣,他們家的熟面生意已經營了超過60年。
他說,很多老一輩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熟面,也知道以前只需10仙、20仙就可以吃到一包熟面。熟面的出現是為填飽肚子,讓以前從事勞力活的人可把熟面帶到工作的地方吃。由於熟面已經過熱水汆燙和吹乾待涼,所以工人在食用時沒有其他以湯水配食而會出現麵食呈軟趴趴的苦惱。

麵條每天新鮮出爐
他表示,他和太太每天凌晨3時許就起床,先用機器把麵條扞出來,再經過熱水汆燙,把麵條煮熟。待麵條煮熟後,他們會用大風扇吹向麵條,好讓麵條能夠吹乾待涼。只有麵條處於冷卻的狀態,麵條才不會黏在一起。
“為了讓麵條條條分明,不會黏在一起,我們也會在麵條上加入食油。”
為了讓熟面每天新鮮出爐,譚德榮和太太在凌晨起床準備,而不是在前一晚就把食材準備好。跟年輕時一樣,譚德榮還是每天協助太太之後再去上班。
“老一輩的人喜歡吃熟面,現在年輕一輩也愛吃,有人喜歡它帶甜的味道,也有婆婆買熟面讓孫子吃,而孫子吃後覺得吃熟面就像在吃意大利麵一樣。”

老饕準備配料炒熟面
他表示,除了吃現成的熟面,其實老饕們也會把配料準備好,再把熟面加入鍋內一起快炒。這樣吃起來,熟面又呈現了另一種不同的風味。
基本上,譚德榮家的熟面只提供外帶服務,讓顧客打包帶走,而攤販的休息日是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五。
熟面1包3令吉,要是把1蘿(即1公斤)熟面買回家是10令吉。同時,3令吉一包的熟面有包括醬料,1蘿熟面則沒有,它的醬料需另收費(3令吉50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