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养排放埋下计时炸弹 外来鱼危害淡水生态




(怡保10日讯)霹雳州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入侵物种威胁,以清道夫鱼(俗称黏壁鱼)来说,在近打河与兵如河随处可见;数量越来越多的红尾虎(Ikan Baung Ekor Merah)大量捕食河中的原生鱼种,连太平湖也出现草龟以外的龟种,不负责任的弃养与排放行为埋下了计时炸弹,触发生态危机,甚至引发灾难。
外来鱼种繁殖率高,可以食用任何类型的食物,灵活选择栖息地,乃至在水质欠佳环境中存活,并冲击周遭环境、微生物和国家经济,干扰食物链,对原生鱼种的空间和食物构成竞争,腐蚀河畔,更引致水质退化。
ADVERTISEMENT
民众受促别以身试法,并举报排放外来鱼种的行为,也不该用来作饵,同时教育身边家人和亲友有关入侵物种的危害性。

掌管霹雳州科学、环境和绿色工艺的行政议员郑国霖和霹雳州渔业局局长莫哈末嘉沙里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一一道出外来鱼种泛滥成灾问题,已到了改变和破坏生态的严重地步。
郑国霖表示,入侵鱼类源于弃养和排放到河流、湖泊或矿湖所致,当中包括宗教的放生活动,把外来品种的鱼类释放到内陆水域,以致伤害自然生态,残害原生鱼种,尤其是加快像吉罗鱼般濒临绝种和受保护的珍贵鱼类灭亡。

他以太平湖为例,如今不只是草龟,还见到其它品种的乌龟,比如体积长到约半尺的宠物龟,不排除已不适合在住家范围活动才释放到湖中,长此下去,一旦数量越来越多,担心会影响水中生态,因此必须密切观察和及时采取行动,防止失控。
他披露,环境局人员近日检测了近打河水质,发现水温和各项指数都适合鱼类生活,政府致力维持河流乾净的水质,好比照顾鱼缸水清澈;如果将外来鱼种排入河中,就如是把生性凶悍的花罗汉和观赏鱼养在一起,不仅未能共存,还会攻击、残杀和猎食缸中其它鱼类。
“保育符合宗教上的护生观念,但使用外来鱼种放生,恐怕危害生态失衡,跟护生背道而驰,由此渔业局建议信徒放生本地鱼种维护生态,有助达到目的和真正意义。”

嘉沙里指出,淡水中出现入侵鱼种都是人为因素导致,通常是水族馆引进当成观赏鱼饲养,可以是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和美洲,以原产于美洲的鳄嘴鱼(Alligator gar)而言,随著体积不断增长,食量也越来越大,令饲主无法负荷而释放。
针对外来鱼种是否受控,还是已产生威胁问题,他说,视鱼种而定,像迅速长大的红尾虎受到捕捉和食用,而兵如河和近打河常见的清道夫鱼,无人食用,许多人养大就丢掉。
“外来鱼种对内陆水域的淡水鱼产生严峻挑战,一来不会遇上原产地的天敌,也摆脱了原生态环境的病害,使它能够生存下去,快速成长和吃掉小鱼,跟原生鱼种形成竞争,乃至繁衍开来,湄公河巨鲶(Mekong catfish)就是一例。”
他说,花罗汉属于主导性强和体积大的混种鱼,为罗非鱼家族一员,他要求饲主别放走,虽然还未发现它会在河中繁殖,但不能冒险,一旦适应环境,到了发现繁衍已太迟了,一发不可收拾。

嘉沙里说,渔业局追踪和防范外来鱼种,有鉴于此,来临周六会在怡保DR公园举办2025年霹雳猎捕外来鱼大奖赛,并颁发数量最多和体积最大奖项。
这项比赛是保护水生态多样性的一项努力,入侵鱼种不只直接威胁本地物种,也对国家生态系统、经济和粮食来源安全构成负面冲击,因此希望控制外来鱼种数量和恢复河流周遭自然生态平衡。
嘉沙里披露,就算是家中饲养禁鱼,都要申请和获得准证,包括龙鱼(ikan naga)、在大池中的巨龙鱼或称巨骨舌鱼(Arapaima),如今连鳄嘴鱼也常见。
他说,甘榜亚齐保育与保护分局于本月2日中午在怡保一带水族馆展开禁鱼监察行动。
在这项检查3间店面的行动中,在其中一间发现7包总值1000令吉的禁鱼,分别是3条鳄嘴鱼和4条花罗汉,并在1985年渔业法令第49(1)下进行充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