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记者心视线

发布: 1:05pm 22/10/2025

记者心视线

刘慧君

记者心视线

刘慧君

刘慧君 | 大家饿了吗?

这场在中午时段斯里依斯干达玛拉工艺大学举行的创意周推介礼,邀请了副首相莅临主持开幕仪式;一开始台下出席者都非常拘谨,台上嘉宾致辞时,台下一片沉静,副首相想要与出席者互动时,只获零散掌声,接着他开玩笑询问“大家饿了吗”,是还未吃午餐才会这么无力,掌声就变得响亮起来。

与往常不同,主办方安排特别互动环节,让副首相与智能小帮手“艾妮”进行现场交流。副首相提问第一道问题围绕当代大专生的心理压力,艾妮回答,学生确实面对的种种压力,并鼓励有需要者寻求专业协助。

ADVERTISEMENT

第二道问题则提问出席者是否已经饿了,艾妮回答“大家饥肠辘辘,急需立即关注”,此回答引发现场一片哄笑,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这段有趣的对话,让在场嘉宾放下拘谨,笑声和掌声连绵不绝。没有人认真考究艾妮的回答是否准确,也没有人苛责这是否太过“诚实”或“不合礼仪”,因为大家都明白,人工智能是工具,可以辅助、互动、制造幽默和提供“情绪价值”,当它不是判断者和决策者。

类似与人工智能“对话”也在社媒频频出现,如有家长在小红书分享孩子与人工智能交流梦想的对话,孩子想成为医生,人工智能给予鼓励与建议让自己更好的小技巧,包括努力上课学习和提升自信等。虽然这贴文引发部分网友对家长“是否侵犯隐私”的争议,但家长表示已获孩子同意公开对话,分享只为让大家对“AI对孩子影响”作出讨论。

然而,在与不同领域受访者聊起时,并非所有人都对人工智能感到安心,一些人会对人工智能的辅助工作感到压力,因为人工智能提出的建议更加精准和细致,无形中提高标准,这种“被迫变强”的感受,不少人有共鸣,尤其在创作领域更为明显。音乐人们面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复杂编曲,有时感慨那是触及人声难以企及的音域。

有的人会努力寻求突破,有的人会在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寻找平衡。人工智能究竟是好是坏?每个人有不同的见解,既然无法阻挡技术的发展,那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判断力、眼界与思维深度,因为决定人工智能使用方式、判断对错和承担后果的,仍然始于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与掌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