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交通电眼空污监管 怡市应用AI提高服务效率


ADVERTISEMENT

(怡保7日讯)怡保市议员黄家杰表示,怡保智能城市聚集在环境品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和治安三大领域,目前施行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闭路电视、空气质素监控系统、怡保综合控制中心,都已应用人工智能(AI)提高服务效率。
他说,怡保市政厅于5年前就提出了2030年怡保智能城市蓝图,已获得地方政府先行者地位,如今申请发展中智能城市的第二级认证,肯定了推动智能治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的努力。
“在实现智能城市愿景中,市政厅在未来5年优先专注交通、安全、卫生和指挥,指挥正是按数据进行决策。”
黄家杰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针对市政厅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推进智能城市目标,作出回应。

在交通方面,他指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已在沿著波士打路(苏丹伊德里斯沙路)的4个路口设立起来,分别是拉沙曼娜路、国民街(Jalan Datuk Onn Jaafar)、安德申路(Jalan Raja Musa Aziz)和高温街(Jalan Raja Ekram),即是全线绿灯,让车辆直接穿过各路口,不必为了碰到红灯停停走走,既节省了时间,使交通顺畅,在高峰时段提高车流量与缓和市区塞车问题。
他说,过去车辆在高峰时段越过波士打路4个路口的平均时间为350秒,在实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后,各路口交通灯受到系统调控,以致一路绿灯全线通,使行驶时间锐减到70秒。
他说,市政厅面临的考验是路上车辆数目不断增加,加上市区道路不能再扩展增加车道,在高峰时段难免疏通不及,以致有的车辆卡在十字路口影响交通顺畅,因此,市政厅需要与时俱进,善用系统配合可行的疏导方案,才能更有效解决堵塞情况。
“市政厅日后逐步把这项系统延伸到市区其它16个繁忙路口,包括休罗街、杨加森路与大和园路一带都在研究实施的范围内。”

黄家杰披露,市政厅正通过设置智能闭路电视扩大智能监控范围,目前在怡保市范围内共有77部闭路电视协助监督卫生与治安,维持乾净、整齐有序的市容和保障公共安全,不仅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推进安全城市的落实。

他说,怡保市的闭路电视主要装置在智能杆和策略性地点,比如监管巴刹内部、非法垃圾堆热点,供执法人员追查与揪出破坏卫生的垃圾虫;其次是人潮密集的商业区和旅游区,配合警方执法与预防罪案。

“智能闭路电视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也会附加紧急求救按钮,在市民遇上罪案时救助,令警方第一时间派员赶到现场施援,甚至把不法之徒绳之于法。”
他说,空气质素监控系统是实时追踪和显示空气质量数据,作为监督环境污染的重要监察系统,以提高市民的意识。
他表示,怡保市位于近打谷内,四周环山,在长旱不雨的季节,如果周遭和邻国的林火热点越来越多,空气污染指数攀上中等水平,甚至突破100点的不健康水平,还有面临烟霾来袭的威胁,空气质素监控系统就可以派上用场,让市民即时掌握最新指数和做好防范应对,像戴上口罩出门。

“策划中的系统也可以协助取缔公开焚烧,尤其是在夜间不负责任的焚烧轮胎或电子垃圾,掌控有力证据采取进一步检举行动,守护市民的健康。”
黄家杰说,智能城市的成败关键,取决于整合以上3个智能城市系统在一个平台的怡保综合控制中心,成为发号施令的指挥中心,令各个系统互补,在公共事业上发挥最大效用,参考实时信息,用来下达正确的指令。
他举例,当接到求助个案时,综合控制中心能够马上调出闭路电视画面,利用智能杆的广播系统喇叭遏阻罪犯与加强民众的警惕。

针对市政厅面对的挑战方面,他说,市政厅首先需要将各数字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乃至延伸到私人界,达到跨机构共享数据;其次是克服营运成本,使智能项目顺利落实;同时,民众的参与度越高,发挥的效能越大。
“推动智能城市需要大量用上人才,支援技术,也透过分析数据掌握到时势发展与动向,有利作出正确决定落实新措施。”
他指出,数字化就是摆脱传统的纸张作业,提升传递效率,减少碳排放,也迈进以人为本的方向,将人工智能沿用到智能治理,为发展经济与旅游奠下坚实基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