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腊味

“贺新年,祝新年,新年啊,年连年……”我的蓝牙音箱播放着黄晓君的贺岁金曲。 新年歌要听老的才对味。年轻时如此,“初老”的现在也是如此。因为“老”才有其韵味,“老”才有芳华。 对于年味的浓淡,是浓是淡我觉得全看个人感受。你喜欢过年过节,你可以天天把过年的仪式感拉得满满。这个道理,我是从喜欢拜神求神的那些人身上看到的。 你看他们初一十五都拜了,还拜不够,再来拜月头月尾,还不够?再隔三差五给你什么成道日、什么出家日、什么羽化升仙日,大神诞,小神诞,“诞”到多不胜数,不论家里庙里,只要香火鼎盛,“庆”的仪式感如兴旺的香火才像样。 新年也应当如此。 过节,不是过给别人看,说到底是过给自己爽。新年歌响起,劲头就来了。有人投诉,啊,贺岁歌曲很吵!我认为,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温柔且让你心服口服的新年歌。 好比说邓丽君唱的,很好听也不轰轰轰;刘文正的也很正啊,酥酥糯糯的新年歌多得是,以前说卡带、CD不好找,现在Apple Music、Spotify一搜,要什么款式的新年歌,哪个年代的新年歌都能一网打尽,让新年歌常伴左右。 过年过的是倒数人生 蛇年来临,猪朋狗友都“蛇”出来,故意发音不准,把谐音梗玩到色字头上。什么蛇出来、蛇进去、蛇在旁边,听了是好笑,但总觉得把自己的节庆的快乐当无脑滑稽,有点说不过去。创意虽然讲究自由,但自由不是没有边界感。 至于年味的打造,当然不是要你吃腊味。而是如何在年前年后,把情谊这件事情聚合在一块儿。过年不就是图个人口众多,坐在一块儿聊到口干舌燥时,喝上一包杨协成菊花茶,之后再回顾前程往事,再聊聊那些不在席间,或者缅怀已经死掉的人吗? 所以,过节既是过节也是过劫。人与人有了过节,如果能在节庆里化解恩怨,大团圆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在过年里,大伙儿也不免提到一些大家都经历过的劫难,眼眶含泪聊一回当时如何化解了那些劫,谁帮忙他在那场劫难中度过,聊到兴起时,拍一下大腿说:“好在那时候有他帮我,不然我真是在劫难逃,也不会有今天!” 过年,过的是感恩。过的是孝顺。过的,其实是在倒数的人生,抓紧珍贵的时间休息之余还能和家人、同学朋友,联络感情。彼此吹水整天,临别时大家都会说上一句:“明年新年再聚!” 可是,人生谁能预料明年新年还能再聚呢?有些人,走到一半毕业了。有些人,也许太忙没有赴约,能赴约的都会说:“去年才讲今年要聚的……” 小时候,真心喜欢过年。那时候的过年就是在年除夕之前忙进忙出,忙大扫除,忙陪母亲置办年货,忙拜祖先,忙为过新年一切与所有人都在忙的大同小异。直到除夕夜倒数过了,大年初一来了,年味才渐渐淡了下来,但新的年味正在养成,期待也在一点点的发酵。 所以啊,别说年味没了,年味淡了。喜欢节庆的人,天天过年。过年也是需要正念的,毕竟忙碌了一年,负能量累积了一年,且让大伙儿好好在新年,迎接着喜庆的欢腾,卸下那些怒、哀、愁吧!
2月前
腊味飘香,意味着华人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了,腊味是新年主要应节食品之一,种类繁多包括腊肠、鸭润肠、腊鸭腿、腊肉等,可说是应有尽有,其中有独特酒香味的腊肉,更是许多老一辈人的最爱。 腊味是一种独特的食品,它有着一股浓郁的腊香味,腊味一般腌制调味料包括食盐、酱油、糖、八角和大茴等,有得还加入适量的高度白酒或玫瑰露酒,让腌制出来的腊味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酒香味,令本来就让人难以抗拒的腊味,更加有“销魂”的好味道。 有一句经典的广东俗话:“秋风起,腊味香”,意味着当秋风吹起不仅带来寒意,还带来了腊味的香味,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从前腊味是应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更是一种传统习俗,然而现今却成为一种缅怀“年的记忆”和“家的味道”。 对于部分人来说,过年买腊味是为了应节,而有的人则是买来送礼,当然有的人是因为嘴馋,对腊味情有独钟。 对于笔者而言,腊味是别有风味的美食之一,笔者喜欢有酒香的腊味,特别是鸭润肠,一种用猪肉和鸭肝制作而成的腊肠,每一口都带着鸭肝甘香油脂的香味,加上浓浓的酒味,真的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旧时代的腊味都是用全手工制作,经过先晒后风干的过程,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和天然的风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古老腊味制作技艺的失传,再加上市场需求量增加,至今的腊味已采用全机械或半机械制造过程,以提高了生产制作效率。 纵然是延续传承了腊味的制作过程,但却失去了大家热衷于的“腊香味”。 腊味是高盐、高糖和高脂的食品,随着健康饮食文化和习惯的兴起,近年来购买腊味的人逐渐减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腊味食品不感兴趣。 在中国,腊味是非物质文化遣产食物,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技艺,对于大马华裔而言,风味香醇浓郁的腊味,不仅是过年的应节食品,更是老一辈记忆深处的味道。 在来临的春节,记得延续吃腊味的文化,让这些最传统的“年味”继续飘下去,不会消失,永远都在。
2月前
3月前
        (怡保30日讯)2024年已经来到尾声,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庆祝农历新年了,而依照华人传统习俗,很多人已经开始办年货了。而腊味与海味作为必备传统年货之一,暂时还未掀起抢购热潮。   根据了解,目前除了酒楼为应付农历新年期间的客量而提早入货外,暂时在门市零售方面仍未见显著的购买潮。不过,业者们相信,通常民众都会在接近过年,大约两个星期前,才会开始更积极的出来购物与办年货。   一般民众都必买的腊味包括腊肠、腊肉和腊鸭等,而海味方面今年的罐头鲍鱼价格必去年的出现明显下降,尽管如此,目前仍未见大批购买热。       马杰顺:价格保持去年水平   马振国海产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马杰顺指出,目前腊味的价格维持着去年的水平,而销量在总括来说,暂时比去年少,不过他预计在农历新年前两个星期,市场才会真的热起来。   也是霹雳杂货行会长的他说,许多酒楼都会在过年期间推出腊味饭而需提早进货,在今年发现即使酒楼买来囤货也囤不多,而且也出现年轻人比较少吃腊味的情况。在门市零售方面,暂时一般来购买腊味的民众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士。   他说,刚结束的学校假期时,可见来购买腊味及海味的人潮,目前市场上罐头鲍鱼货源比较多,因各种客观因素,价格也比去年的便宜了约20%,是民众其中一个可考量多购买的年货之一。               游建新:走势与去年差不多   游振兴海味企业东主游建新表示,其实腊味的销量从冬至前就开始持续着,至明年农历新年前都会一直有销售热,因为一般酒楼在年尾,尤其是冬至时都会推出腊味饭,直至新年时也会继续提供。   他说,门市零售方面,目前的销量走势与去年差不多,还未算真正大热,而说到市场要恢复到冠病疫情前的水平,则还有一段距离。不过,相信今年的销量仍可维持去年的水平。   他说,过去一星期的学校假期,这里多了许多游客生意,部分人会买腊味和海味回去当手信送人,一般腊肠和腊肉等都会是买腊味人士的首选。相信越靠近农历新年,前来购买腊味的人士也会增加。         陈奕玮:酒楼订单增   专门批发腊味的陈章记腊味负责人陈奕玮表示,目前市道不好,至今所接获的腊肠和其他腊味的订单与去年的一样,只是酒楼的订单比去年的增加了15%至20%,估计农历新年期间将会有许多人到酒楼聚餐,显示这是新一代人过年时的趋势。   他说,门市零售店的订单则与去年差不多,订单是否会增加,或总数与去年持平,则需看尾牙时的情况,因为目前零售方面仍不见太大的购买人潮。   “总括来说,今年销量会比较慢热。这可能跟年初一落在一月杪,相比往年2月初才过年,民众等一月内领了花红后才会积极办年货,所以目前市场走势没那么快和显著。”    
3月前
1年前
(怡保26日讯)即将踏入全新一年,大家已开始嗅到“年”味,香喷喷的腊味和海味已开始上架,其中罐头鲍鱼比去年还要便宜。 许多商家在上个月开始,就已进口了农历新年节日中少不了的货物,加上12月中开始是学校假期,许多市民和游客都会将这些腊味和海味买回家。 未掀购买热潮 不过根据商家,目前还未掀起购买热潮,市场显得慢热,而多数人都会在最后一分钟才购买腊味。 一些进口的腊味和海产价格的去年变化不大,有些甚至有些比去年便宜,例如罐头鲍鱼,100令吉可买5罐,所以这类鲍鱼也相当畅销,一些商家也有做促销,4罐鲍鱼送一包鱼鳔。 霹雳杂货行会长暨马振国海产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杰顺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表示,在12月头,就开始批发腊味等,许多商家纷纷进货,作为农历新年季节的售卖用途,现在则还未掀起购买热潮。 他说,每年配合农历新年,商家就会开始购入腊肉、腊鸭腿、鲍鱼、海参、鱼鳔、冬菇和其他年货,价格和去年差不多,而罐头鲍鱼价格比往年便宜,100令吉有4罐,去年同样价格则是3罐。 鲍鱼产量多变便宜 他指出,由中国进口的鲍鱼价格便宜,主要是因为养殖场的产量多了,而中国市场现在也不好。 他补充,虽然目前有冠病疫情,但该病毒已变成流行传染病,不会影响购兴,因为人民已会照顾自己。 他也说,目前商家在拿货方面是没有问题,只是希望马币尽快稳定下来,那么商家就可以用更便宜价格进口货物。 他说,腊味有分成本地和外国,例如腊鸭主要是来自中国和香港,而本地则有腊肠等,就算价格贵,年还是要过,东西也是要吃的。而现在酒楼也陆续购入过年的货物,准备年菜套餐的食材。 “现在货品价格并没有怎么起价,只是行情和经济不好,消费者购买力不怎么强,大家都在省着用。” 他透露,不过根据这几年的情况,很多人都是最后一分钟才办货,预料到了明年1月尾才会开始买货。 苏长兴企业负责人苏翠欣表示,新年季节的腊味和海味等,90%都是由外国进口,例如腊味、鲍鱼、冬菇和海参等,而本地主要是江鱼仔等。 她说,在12月由于是新加坡和本地学校假期,许多新加坡游客前来买了一些腊味和海味回去,而本地人也是,毕竟这些食物都是可以存放。 她指出,今年腊味价格和去年一样,只是鲍鱼便宜了,鲍鱼价格恢复至行动管制令(MCO)时期的价格,5个罐头鲍鱼卖100令吉,去年价格则是100令吉有3至4罐,这些鲍鱼来自南非和中国,该店最贵的鲍鱼是一罐一粒度野生鲍鱼,价格卖130令吉。 “目前鲍鱼销量最好,而腊味的销量则比较慢,其原因是购买力不高,若年老一辈不在了,年轻的消费者基于健康因素和不会煮腊肉,而比较少购买腊味。他们或许会在领取了花红之后才来购买腊味。” “冬菇价格不贵,海参比较贵,毕竟产自澳洲、马尔代夫和菲律宾,是以美金计算。鱼鳔价格一样,干贝则是涨了10%。” 她也说,目前顾客也会选择以汤包作为送礼佳品,以替代礼篮,并认为更实际。一般上顾客会提早购买鲍鱼和海参,海参需要用水浸发,过后再放在雪柜冷藏。 顺福怡保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子锋说,从11月中开始,腊肉和海味就开始好卖,顾客买了就可以吃,无需等到新年,预料买气会持续至年二十九。 她说,腊味主要是从香港进口,例如鸭肶、鸭尾和鸭片,鸭尾可以炸或煎,味道很好,大家可以吃到过年。 她透露,目前该店也售卖一种腊味包,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腊味,例如腊肠、润肠、鹅润、鸭片和鸭肶,一包就可以煮成腊味饭,顾客也可以买来送礼,价格非常实惠。 有商家售卖不全然晒干的“金蚝”,这种鲍鱼是新年季节才有。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怡保26日讯)年货纷纷上市了!   万众瞩目的全国大选和新政府成立而告一段落,市场上已捎来一丝丝年味儿。走在巴刹、市场、商店等,可以看见年饼、春联、新年装饰品、新年红衣裳、腊味等已经上市,提醒著大家农历新年跫音渐近了。   由于多种原料和成本价格,因此新年物品也难逃涨价风,其中年饼因面粉、鸡蛋、食油等起价,糕饼小贩透露每罐年饼价格会涨价1至2令吉不等;而新年衣、装饰品等价格也稍涨。       兵如港糕点小贩吕美丽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表示,最近开始投入制作年饼中,这期间陆续接获一些年饼订单,有者提早购买先尝为快。   她说,为了与时代并进和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她今年制作创新的年饼“五谷丰收糯米船”和“椒盐花生酥”。   她表示,以往各节庆在最后一分钟都会掀起热卖热潮,但近年来,反而倾向提早上市,让人们提早购买和做准备。   她说,除了自制年饼,她在档口也有售卖其他种类的年饼,包括黄梨饼、鸡蛋卷等,都吸引到顾客购买。   她指出,由于制作年饼的原材料涨价,包括桶、面粉、鸡蛋、食油等,因此每罐年饼价格会涨价1至2令吉不等,比如鸡蛋卷每桶21令吉,比之前20令吉涨价1令吉。       糕饼小贩张女士表示,她在一个星期前开始在档口售卖几款年饼,由于距离农历新年还有约2个月,目前还算早,暂时未掀起购买年饼的热潮。             她指出,该档口售卖的年饼包括鸡蛋卷、炸芽菇、薯粉饼等,其中鸡蛋卷、炸芽菇受到顾客青睐,先买和先尝为快。   她说,年饼价格略涨,目前鸡蛋卷一罐售22令吉。       兵如港德宝神料贸易负责人陈福泉表示,已开始陆续在店前挂上灯笼和新年装饰品,为迎接农历新年做好准备。   他说,农历新年各种装饰品的货源已经到了,包括灯笼和有兔子造型的装饰品等。虽然市场已开放,但他还是保持著以往货源数量,不敢大批入货。   “相信很多家庭还没有进行大扫除,所以还未开始购买新的新年装饰品,预料下个月开始会热起来,相信在外地工作的游子回来可带动市场。”   他指出,灯笼的价格与往年大同小异,而装饰品的价格略涨。       SPPK巴刹早市服装档口档主郭楚明表示,他在一个月前开始售卖红色的新年T恤和服装,陆续有人来购买了。   他说,有者买几件同款不同尺寸的红色T恤,准备在新年期间与家人一起穿上。   他指出,红色的T恤比较热卖,其中印有“财源滚滚”、“满载而归”等字眼的T恤也很受欢迎;之前订购了50打T恤,至今已售卖了一半。   “红色T恤有8种尺寸,价格从12至18令吉;此外,每件红T恤价格也比往年涨价了1令吉。”       在旧街场白咖啡街商店五脚基开档现场挥毫的涂友成,这6年来每逢农历新年前都会在五脚基写春联,并把一幅幅春联、对联等张挂在店前,红色的春联随风飘送,为这条街道带来年味,也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他表示,他从10月尾开始在五脚基现场挥毫,有长联、横批等,一对长联售价18令吉,一张横批售5令吉,一张福字售8令吉,价格与往年一样。   “开档至今,吸引不少外地的游客,包括东马沙巴和砂拉越的顾客来购买春联,因为可以在新年里张贴在家中,带来新年的气息”       怡保旧街场永和隆负责人珍姐表示,该公司从11月中开始陆续上市腊味,包括从香港进口的腊肠、润肠、切肉肠、腊鸭腿等。   她说,一些顾客开始购买一些腊味来品尝,目前还未掀起送礼热潮,相信从下个月开始,顾客会陆续购买腊味作为送礼用途。   她透露,今年腊味的价格有少许上涨,但该公司以薄利多销方式经营,而且办入的货源也不算太多,因此如欲购买腊味者可趁早购买。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新山15日讯)马币疲弱、原料供不应求、运输成本提高、人力短缺等等因素,导致农历新年应节商品如海味、腊味的价格皆有一定程度的上调,上调幅度则视商品而定。 根据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向部份售卖海味和腊味的商家了解,海味如鱼鳔、鲍鱼是较受消费者欢迎的应节商品,腊味方面则有腊肠、鲜润肠、切肉肠、桂花肉等。 鱼鳔每100公克价格与去年同比,上调了15%至20%;腊肠的价格上调了20%至30%,鲜润肠、切肉肠、桂花肉的价格则上调了5%至10%。 商家表示,虽然有关应节物品价格上调,但是消费者抱著“一年花一次”的心理,所以还是会消费。 不过,也有商家在能力许可下自行吸收价差,把商品维持在与去年一样的价格。 受访商家表示,腊肠的其中一个原料是猪油,有的商家会从欧美国家进口,但是这些国家也受冠病疫情影响,工厂生产线无法全面运作,以致产量减少。 至于鱼鳔则多数从外国如越南、泰国进口,不过疫情导致邻近国家封锁区域出口,所以产量也随之减少。 另一方面,商家说,本地商家在冠病疫情前向外国订购的货物量大,一船船的冷冻品、电器、服装等从中国运到巴西古当港口卸货,运输时间约10天。 他们说,如今订购的货量减少,运货至巴西古当港口的货船变少,部份货船还因载著其他国家商家订购的货物而转至新加坡港口卸货,运输时间变成十四五天。 他们表示,这造成本地商家还得从新加坡运入货物,使得运输成本上涨,耗费的时间也更长。 余仁生资深经理周丽云说,该公司较受顾客欢迎的海味和乾货是鱼鳔和冬菇,至于腊味则是鲜润肠、切肉肠和桂花肉。 她表示,鱼鳔分为本地和进口,本地鱼鳔的供应量和去年差不多,但是冠病疫情导致邻近国家封锁区域出口,市场供不应求,使得价格上调了15%至20%。 她说:“鱼鳔在去年农历新年前的价格是100公克25令吉,如今是100公克30令吉。” 她表示,冬菇价格也会有10%至15%的调整,原因是运输费上涨,但是该公司若许可会自行吸收,不转嫁消费者。 她说,腊味如鲜润肠、切肉肠和桂花肉的价格也会有5%至10%的调整,原因是猪肉价格有调整。 裕丰海味首席执行员陈俊康说,虽然市场上的鱼鳔价格已上调,不过该公司在明年农历新年前,仍不调整鱼鳔价格。 他表示,市场上的鱼鳔分为本地和进口,本地鱼鳔的品质比进口好,不但大且厚,但是数量少,因此价格较高;进口的鱼鳔主要来自越南,因为价格上有优势。 他说,鲍参翅肚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份,如今只剩鱼鳔是一般民众仍有能力每天享用的食物,因此公司尽量不调整鱼鳔的价格,以让更多民众能在日常享用这项海味。 该公司会计洪丽云说,该公司主打的另一个海味是罐头鲍鱼,价格也没有调整,每罐的价格介于逾30令吉至500令吉,视个头、是不是野生等而定。 她也表示,该公司的鱼鳔分为炸和焗,油炸的鱼鳔每100公克的价格是13令吉80仙;焗的鱼鳔每100公克是20令吉80仙。 新东方肉干业者张金木(76岁)说,运输费的调涨、马币疲弱、原料供不应求至价格上涨等因素,腊肠价格在农历新年前调整在所难免。 他认为,腊肠价格调涨20%至30%属于合理范围,但是若猪肉价格在农历新年前也大幅调涨,那调整幅度就不只20%至30%。 他说:“我们从德国进口猪油,并从中国进口肠衣,猪油的运输费和去年同比,平均调涨了30%,肠衣的运输费则平均调涨了10%。” “本地商家也面对人手短缺问题,外劳返国后又请不到其他外劳填补,产量减少造成营运费增加。” “疫情同时导致欧美国家面对人力短缺,生产线无法全面运作,腊肠部份原料产量减少,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便调涨。”                
3年前
3年前